1月6日,北京市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起,朝陽區將集中治理清河、壩河、通惠河水系 生態環境,開展蕭太后河流域水質還清工程。在2016年底前,會通過管線截流、濕地凈化等方式,實現區內11條出境河道水質全部達標。在2017年底前全部消除區內黑臭水體。
其實,早在去年4月,國家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對城市消除黑臭水體定下“時間表”。“水十條”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此后,四川、福建和北京等地對外公開落實“水十條”的工作方案,對消滅黑臭水體進行細化。整治黑臭水體也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在黑臭水體治理實踐中面臨諸多治理模式和技術問題。在近日舉行的“2015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業內人士表示,治理黑臭水體要避免陷入重治理、輕保持,重短期、輕長效的誤區,重視長效的治理模式。在這其中,地方政府可以嘗試借鑒PPP模式。
不同階段應“對癥下藥”
所謂“黑臭水體”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
從污染源角度解析,黑臭水體的主要污染源囊括了工業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點源,大氣沉降、降水徑流等面源,以及底泥污染物、生物體污染物等內源。
針對這些問題,去年9月,住建部與環保部聯合編制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提出,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等多種整治技術,希望能實現“因地制宜,一河一策”、“多管齊下,綜合治理”。
然而,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指出,許多黑臭水體治理工程,由于治理措施不科學,重治理輕保持、重短期輕長效而導致水體返黑,水質反復惡化。“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工程沒有科學、客觀地掌握水質變化的規律和成因。”
胡洪營指出,根據污染程度與治理目標的不同,黑臭水體治理可分為應急治理、水質改善和長效保持3個階段。在不同階段,由于治理目標不同,技術實施要點也不同。
胡洪營表示,對于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上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黑臭水體治理沒有“一招鮮”,需要技術集成,打出“組合拳”。
“沒有某一種技術可以全面解決黑臭水體的問題,目前很多技術都過于急切,但長期看來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比如河道曝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應急性的問題。黑臭水體治理應該重視集成技術,強化管理,進行長效運行。”他說。
胡洪營認為,現在的黑臭治理技術存在不少誤區,包括:缺乏對“實用性技術”的長期、系統、科學的工程驗證;缺乏對現有技術適用性的客觀認識,缺少設計規范;缺乏技術集成的宏觀思路和科學方法。
同時,技術選擇上注重短期效應、忽視長效運行;注重單一措施、忽視綜合治理;注重水質凈化、忽視水生生態修復;注重技術措施、忽視科學管理;機械套用污水處理的思路與技術;缺乏對水生植物凈化作用的科學認識等。
“在應急治理階段,應針對黑臭嚴重水體,采取有效措施,短期內快速緩解和消除黑臭現象。”胡洪營說,可以通過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進入,投加絮凝劑、除藻劑等藥劑快速去除污染物,通過底泥清淤將大量污染物遷移出水體,通過補充地表水或再生水,使污染物質快速遷移、稀釋。在水質改善階段需進一步減輕水體污染負荷,采取工程措施凈化水質,恢復水體景觀功能。“在長效保持階段,需要保證水質有效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的長效性。”
可和海綿城市建設相結合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天津創業環保總經理林文波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國際上,韓國首爾清溪川、英國泰晤士河、法國塞納河治理,都用了很長時間,有鑒于此,我國河道、黑臭水體治理應當和海綿城市有機結合起來,同時綜合管網建設、污水污泥處理來系統治理。如果不系統治理的話,黑臭水體很難消除。”
事實上,黑臭水體治理本身就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曾提出,老城區要以“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推進區域整體治理”。
那么整治黑臭水體如何與海綿城市建設相結合?林文波認為,針對黑臭水體河道系統,應從設計方面優先考慮,設計部門要有設計標準。“黑臭水體治理,應該建立嚴格的國家和地方標準。先對河道進行截污、清淤后,再整治。”
同時,林文波指出,整治黑臭水體也要與城市管網建設相結合,管網不順暢、雨水不處理,最后又沖到河道里面,水體會再次被污染。并且在這其中還要加強對污水處理廠特別是污泥的管理和處置,避免二次污染。"如果污水處理廠不達標,污水流到河道里面,會導致更加嚴重的污染。還有污泥,雖然目前污泥處置的手段措施很多,如堆肥發酵、焚燒、建材利用等。但如果處理不好,一旦下雨,又會流到河道里,會產生更嚴重的問題。"
借助PPP模式實現按效付費
黑臭水體治理孕育著巨大市場。根據生態研究機構E20研究院去年初步測算,如果將管網新建改造、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和升級、雨水初期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海綿城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與黑臭水體有關的投資均考慮在內,要達到"水十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未來幾年內全國各城市投入資金需求將不少于5000億元。
而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從黑臭水體治理投資需求看,如果假設全國城市建成區1000個、每個區平均有20個中小河道且其中40%屬于治理范圍、每條河道中黑臭水體長度3公里,以及單位投資3000萬元/平方公里,那么若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對應的投資需求或超過7000億元。
"雖然市場巨大 ,但是市場化的模式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難點。"濟邦投資董事總經理張燎表示。
張燎指出,目前國內鮮有成熟的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傳統的河道治理環保項目普遍存在重建設、輕運營和效果的現象。花了大量財力人力物力,建成項目,但因為沒有從長期效果的角度來考核工程,重建設輕效果,最終環境只能在最初幾個月保持良好狀態,而后復又惡化。
張燎舉例稱,PPP模式作為近年來在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和后期養護的市場化模式之一,既能滿足地方政府在現有的財政預算內,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資本解決黑臭水體問題,又能使企業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本和技術的過程中,完成政府的治理要求。
"但PPP模式最終強調的是治理效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設定績效指標成為難點之一。"張燎透露,"目前大多數河道治理PPP項目,基本上都是經過包裝的'建設-移交'(BT)項目,真正按環境治理效果付費的極少,這實際上無益于緩解政府財政壓力,也無益于治理效果的長久保持。"
"項目做好之后,如果水環境能夠可持續性地維持目標效果,那么政府按規定付費,否則經濟責任和損失都由社會資本承擔。"張燎進一步解釋說。
對于核心的績效考核指標,政府可以付費請專業機構制訂。例如,濟邦咨詢為南寧那考河項目制訂了水質、水量、防洪標準三大類共103項考核指標。政府只需根據社會資本達標情況支付服務費,由此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