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城市水體黑臭現象依然存在,成為政府和公眾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 2015年4月16日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明確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消除。各省、市也均出臺黑臭水體治理相關文件。公眾關注和政策加碼雙重施壓下,向黑臭水體宣戰已刻不容緩。《水工業市場》雜志6月刊專題約請了專業人士,就目前我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國內城市水體黑臭的現狀及原因?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 熊躍輝:城市水體大面積受污染,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形成黑臭水體。
在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滯后,或者能力有限與水平低下,一些城市水體尤其是中小城市水體,直接成為工業、農業及生活廢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場所,導致城市水體大面積受污染,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形成黑臭水體。河流黑臭現象最早出現在上海蘇州河,隨后南京的秦淮河、蘇州的外城河、武漢的黃孝河和寧波的內河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黑臭現象。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大江大河的水質和小河小溝的水質呈現分異化,國家的監測數據和老百姓的感受呈現分異化,已經成為一個最大的水情。
中國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從九五開始啟動,經過近20年的治理,當前國內水環境的總體狀況呈現好轉趨勢,大江大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受規劃不合理、排污集中、截污不夠、流量不足、環境管理差等因素影響,小河小溝黑臭水體比較多。在“水十條”的編制和研究過程中,我有這樣的體會,大江大河的水質和小河小溝的水質呈現分異化,國家的監測數據和老百姓的感受呈現分異化,已經成為一個最大的水情。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研究員 王之暉:在微生物產生的種種異味中,現在最有代表性也對水質影響最大的是一些放線菌代謝產生的一類具有特殊結構的物質。它們是引起水體臭味的主因。
當河水遭受嚴重有機污染時,微生物好氧分解使水體中耗氧速率大于復氧速率,溶解氧逐漸被消耗殆盡,造成水體缺氧。在缺氧水體中,有機污染物被厭氧分解,產生不同類型的黑臭類物質。鐵錳無機離子被還原并與有機污染物絡合,形成“黑”色的復合物。在微生物產生的種種異味中,現在最有代表性也對水質影響最大的是一些放線菌代謝產生的一類具有特殊結構的物質。這些微量有機物實際上是引起水體臭味的主因,因為它們的閾值很低,只要每升水中有0.002-0.02μg,就會讓人聞到強烈的臭味,而且用傳統的方法很難被去除。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上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城鎮水體排污量相對較大,污染比較集中,水質改善見效慢,而且工作涉及多個部門,所以治理起來相對較難。
近些年,國內一些地方,如上海、山東、江蘇、廣東等省市已陸續開展了城市水體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但總體而言,成功案例不多,教訓卻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系統性不足,各地往往把綜合整治理解為各類工程措施或者項目的“打包”、“一鍋燴”。治理措施與水環境質量改善關聯不密切,忽視了水體治理的系統性。其次是治理手段比較單一,有些地方將水體治理視為政績工程,愛用護岸、筑壩、搞人造景觀等“三板斧”,項目建設不是以改善水質為目標。還有不少項目采取河道加蓋、建設閘壩、“三面光”等過多的強干預的非生態化措施。很多地方的黑臭水體治好后一段時間又反彈,說明這些形象工程其實是打著生態文明的旗號,干的則是非自然、非生態,甚至是破壞生態系統的事。另外,項目沒有建設標準、定額規范和配套管理的制度,也是地方在黑臭水體治理時存在的問題。
從客觀規律來講城鎮水體排污量相對較大,污染比較集中,很多城鎮水體缺少徑流量,沒有生態流量,水質改善見效慢,而且治理城鎮黑臭水體涉及規劃、建設、市政等部門,工作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治理起來相對較難。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研究員 王之暉:黑臭水體的治理難點是,如何構建黑臭水體修復的技術體系和技術路線,以及如何建立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的市場化模式。
水體黑臭是國內外大部分國家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階段產生的環境產物。國外整治經驗表明,完善的污水截流與收集系統、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化處理、初期雨水處理、隱性污染源治理、生態堤岸、水體生態凈化、生態補水是城市水體消除黑臭和整治的工程技術選擇。
目前,黑臭水體的治理難點是,如何根據黑臭產生原因,構建黑臭水體修復的技術體系和工程治理技術路線,解決工程實施的技術問題,制定“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工程治理技術路線。同時,我國水體修復的市場化模式尚未形成,還不能通過市場推動黑臭水體的修復,也不能形成市場推動科技創新,更不能吸引大量資金投入治污市場。這也是目前黑臭水體修復中障礙之一。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