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幾年內,仲愷高新區將通過多種渠道投入20多億元用于整治該區11條河流。近日,仲愷區環保分局局長馮建軍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以上信息,并介紹該區“六大戰役”活動“生態整治戰役”的其他情況。
采用PPP模式截污清淤
仲愷位于惠州西部,與東莞交界。馮建軍坦言,由于地理位置和城市發展等原因,該區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增長,對產城人的融合以及生態環境提出更高要求,這與國家提倡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相吻合。
為此,2016年仲愷制定“六大戰役”時,將“生態整治戰役”列為其中一項。在這場“戰役”中,首當其沖的是治水。治水先截污,針對列入該區水環境整治任務的陳江河、甲子河、馬過渡河等11條河道,將進行清淤和截污等綜合治理。馮建軍介紹,該區將采用PPP模式,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本來推進這項工作。“目前,仲愷中心區的截污管網基本建好,但鄉鎮地區還要完善。”因正處于汛期,工程建設預計在9月開始實施。
為了推進河涌治理,該區2015年推出“河委書記制”,由11名區領導分別擔任11條河涌的“河委書記”,并作為各自管轄河涌的監督第一責任人。河長則作為落實整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將兩種制度結合起來。實施以來,“河委書記”多次現場調研河涌情況,并協調各職能部門研究對策進行治理。
記者看到,該區已制作出“河委書記制”“河長制”管理公示牌。左側為河道的基本信息、“河委書記”與“河長”的姓名、職務、電話,以及整治期限和目標。右側為該河流經區域的地圖,包括治理的起點和終點。馮建軍介紹,公示牌將于近期豎立在11條河道沿線人流密集區。按照要求,到今年底該區要達到無劣五類水體的目標。
投5億元建污水處理廠
截污管網一旦完善,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污水處理廠。仲愷區環保分局介紹,目前該區共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7座,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8萬噸。累計建成生活污水收集管網170多公里,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均達到86%以上。
馮建軍介紹,為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該區將在陳江東升村新建一座二號污水處理廠,計劃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10萬噸。該工程主體投入約2.5億元,配套的管網建設約2.5億元,總共5億元左右。
在農村地區則建設人工濕地作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措施。截止到目前,累計建成農村24個人工濕地,總設計處理能力接近每天1300噸。馮建軍介紹,今年還要再建設10個人工濕地。但部分行政村在征地問題上止步不前,需要花大力氣加以解決。
在治污過程中,打擊企業的偷排行為是重中之重。據統計,該區有96家重點涉水企業,其排水量占該區廢水排放總量約80%。區環保局對這些企業進行重點監控、排查,如有違法行為將嚴格執法。馮建軍透露,以上工作在有序推進,對于流經仲愷中心區且沿線人流量大的馬過渡河和紅崗排渠,該區計劃首期投入1490萬元率先啟動河道生態修復工程。通過對河道底泥清理、污染治理以及河道與河堤生態系統的重建等措施,逐步改善水質和周邊的生態景觀。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