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應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體排查,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14年開展的“五水共治”,就將黑臭河治理納入重點治理范圍,并取得明顯成效。
書記省長同任組長
治水難,難就難在九龍治水。九龍治水,龍頭又在哪里?
2014年年初,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省委書記夏寶龍和省長李強同時擔任組長,6名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等相關領導任副組長,28個廳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全省各設區市、縣(市、區)“五水共治”工作機構也紛紛建立起來。各級黨政“一把手”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治水辦主任。金華市由市委副書記任治水辦主任,杭州、寧波、衢州由常務副市長任主任。全省各級組織部門共抽調1925名干部到各級治水機構集中辦公。金華市率先建立作戰指揮室,繪制“五水共治”作戰圖。
守土有責,全省第一次建立起了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很多地方還延伸到村一級。6名任副組長的省領導各擔任一條省級主要河流的河長,下轄189名地市級河長、2344名縣級河長。
大戰在即,戰略、戰役目標是什么?
浙江省委2013年年底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早已作好了“五水共治”決策部署,明確了全省“五水共治”的總體目標和“三步走”的時間表,即以治污水為突破口帶動全局,三年(2014~2016年)要解決突出問題,明顯見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決問題,全面改觀;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問題,實現質變。同時,明確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線圖和重點任務,建立了規劃科學、項目落實、資金到位、質量監理、人才科技、工作考核、政策法規、組織領導的保障機制,做到規劃能指導、項目能跟上、資金能配套、監理能到位、考核能引導、科技能支撐、規章能約束、指揮能統一。
2014年2月,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現場會召開,對全省“五水共治”做出全面部署,開展了“十百千萬治水大行動”,分別制定了“五水共治”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同時,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掛出路線圖、作戰圖、時間表、任務表。
治污水擺在第一位
“五水共治好比5個手指頭,治污水是大拇指,擺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分別是其他4個手指,分工有別、和而不同,攥起來就形成一個拳頭。治好污水,老百姓就會豎起大拇指。因此,五水共治,治污要先行。”夏寶龍在部署“五水共治”工作時形象地比喻。
治污水是大拇指,是突破口,牽一發而動全身。浙江省將治污水瞄準了“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
三河,即群眾反響最強烈的黑河、臭河、垃圾河。“清三河”可謂是遭遇戰,自然最先打響,其實也早已在全省打響。
根據浙江省“五水共治”辦統計,截至2014年年初,浙江全省共有垃圾河、黑河、臭河3698條,共計8619千米,占全省河流總長度的6.25%。根據行動目標,2014年,全省要基本消滅垃圾河,60%的黑河、臭河完成治理?;具_到水體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質無毒無害、水中能夠游泳。
黑水、垃圾要想不入河,必須得有地方去。按照治水“兩覆蓋”要求,浙江省力爭到2016年、最遲到2017年,全省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0%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農戶受益率70%以上,全部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行一級A標準。
水污染根子在岸上,解決核心在于產生源頭。工業和農業轉型才是能否取得治水決勝的關鍵。
根據部署,工業轉型,重拳抓電鍍、造紙、印染、制革、化工、鉛蓄電池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的整治提升。而農業轉型,則以堅持生態化、集約化方向,推行種養殖業、畜牧業的集聚化、規模化經營和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化、無害化處理,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工業轉型先從全省水質最差的浦陽江抓起,以水晶行業污染整治為突破口,推進治水與轉型互動。浦陽江污染是典型的工業、農業面源和生活污染疊加類型。地處浦陽江上游的浦江縣,有近兩萬家從事水晶生產的小企業、加工戶,涉及到近20萬從業人員,是浙江傳統“低、小、散”產業的典型。浦江縣也一度因小水晶加工廢水導致的“牛奶河”而“名聲在外”。在省政府直接督辦下,半年多時間,浦江縣水晶加工戶從兩萬余家減至1700多家,上游區域內的養豬場一律關停,原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建兩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截污納管工作不斷推進,“牛奶”溪、“黑水”河不見了,水環境質量徹底好轉。
一年來,全省造紙、印染、化工行業淘汰關停企業1134家,原地整治企業2153家,搬遷入園企業342家。全省87個縣(市、區)劃定禁限養區,關停或搬遷養殖場74611個,完成年存欄50頭~100頭養殖場污染治理19674個,改造提升年出欄100頭以上養殖場24699個。
削減“三公”經費用于治水
耕讀村,地處浙江省西部山區的縣級市江山市,是一個僅有295戶村民的小山村。
鄭積勤和鄭犁敏是一對父女,同時也是浙江貝林集團的負責人。從事建筑專業的父女倆,利用自身的優勢為耕讀村量身設計了一套農村污水管網以及給排水系統,使村里所有農戶的污水都進入7個大污水處理池,再經過沉淀、過濾等多重工序的處理后,再排到河中。
為此,父女倆不僅捐贈了50多萬元資金,同時還抽調了公司20多名技術人員全程負責工程設計和施工,全面保障工程質量和進度。
“你看這渠中流過的是清水,其實在這清水渠下面還有一道污水管,可以有效地起到雨污分流的作用。”鄭積勤說:“我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治理好整個村莊的環境,為家鄉的發展建設做些貢獻。”
“攝像機比推土機更管用,筆頭比榔頭更有效。”浙江省副省長、省“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熊建平表示,浙江充分利用浙江衛視開辟的專注治水和拆違內容的監督類節目“今日聚焦”、浙江日報“治水拆違大查訪”等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和監督治水,并建立輿情報告和整改反饋機制,充分發揮媒體輿論的宣傳隊作用,動員社會廣泛參與。
以河長制為龍頭,把地方政府負責制與領導分工負責制結合起來,河長制實施情況納入“五水共治”和各級生態建設考核體系。從金華、臺州等多地基層發起,全省河道警長迅速出現,并與河長相配套。治水專家們則自發成立了專家技術服務團,舉辦“五水共治”技術促進大會,建立專家“派工單”制度和“點對點”服務制度,組織治水專家到基層掛職服務。
在嘉興桐鄉市、湖州南潯區和杭州建德市、金華蘭溪市等地開展跨界水環境聯防聯治的基礎上,浙江出臺了《關于加強跨行政區域聯合治水的指導意見》,推進上下游、左右岸聯動共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浙江省財政明確,從2014年起,7年內要投入資金600億元治水,其中,2014年省財政投入資金達90多億元,各地“三公”經費削減30%以上且全部用于治水。
群眾行動起來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據統計,全省各級“五水共治”認捐金額已達27.06億元,實際收到19.35億元,所有捐款都納入各級財政專戶專款專用。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