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部地區7月19日到7月20日遭大暴雨襲擊,居民瞬間從炎熱的“燒烤板”進入“水鄉澤國”,開啟看海模式。環繞北京的河北省暴發洪水。7月20日,大暴雨將北京的一些街道變成湍急的河流,有些低洼街道的積水嚴重,北京全城的交通陷入混亂。
據國外網站報道,北京有些汽車被水淹到發動機蓋,開車的人被迫放棄汽車,一些街道洶涌的洪水漫過了人行橫道。
城市無序擴張 建設忽略排水系統
《華爾街日報》7月18日刊登題為《美媒評中國城市遭遇洪澇災害:高速發展后遺癥》的報道稱,中國長期遭受致命洪水的困擾,政府曾尋求通過廣泛建造水壩控制洪水。隨著中國實現城市化,洪水已經成為其城市的一個定期特征。
報道稱,最新的2008年至2010年官方統計數字顯示,有62%接受調查的中國城市遭遇過洪水,首都也不例外。
城市規劃師安德魯·布克說,中國的許多道路在修建時沒有適當地進行平整,這意味著水會很容易在路上聚積。老的排水系統通常無法適應當前的要求。
《紐約時報》11日報道則稱,在中國,洪水是個老大難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對統治者克服災害能力的考驗。不過,洪水和暴雨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總體而言呈下降趨勢。這得益于政府在堤壩等防洪工程上投入了更多資金,以及當洪水達到警戒水平時對人員進行疏散。
雖然堤防可能起到了效果,但城內缺乏有效的排水設施成為了公眾的一塊心病。此前遭受暴雨侵襲的武漢居民抱怨,官員在改善排水方面幾乎無所作為,而且允許填湖進行城市開發。
治理內澇絕不僅是技術問題
雨果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臺灣網站曾介紹,日本建設的下水道排水系統,除了用來承擔各種污水的凈化處理之外,還用來應對颶風時期的暴雨排水,所以,日本城市幾乎從來不淹水。東京地區的地下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到颶風和雨水災害的侵襲而建的,其排水標準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50米。各個建筑的排水管,都不是一根管子通到底的,很多住宅外都有一些不是很大的儲水桶,這樣的儲水桶多了的話,面對突然的降水時,整體的排水壓力就會降低很多,一些大型的建筑,還會建有獨特的雨水再利用系統。據透露,截至2012年度(截至2013年3月),日本全國共修建1002處雨水收儲設施。
香港《商報》報道稱,雖然大禹在治水的時候的確沒有碰到過街頭看海模式,但從日本的例子可以看出,治理內澇絕不是一個技術問題。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