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修復生態系統 8000平方米水域變清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實習生盧心語)
透亮的湖水里,偶見拇指長的小魚在水草中穿游,山石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顯得十分幽靜。昨日,記者在圓明園廓然大公景區看到,原本混濁的水面已是一片清澈。
據悉,這片水域自今年5月開始治理,8月初基本建成了水生態修復系統,基本解決了富營養化的問題。
這也是圓明園治水9年來基本成功的做法,未來還將擴展至西北景區乃至更大的水域。
投放動植物重塑生態系統
福海西岸廓然大公湖約8000平方米水域。圓明園管理處園林生態科科長馬作敏介紹,此次修復是通過生態修復的方法,構建了“沉水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統,從而實現水中富營養物質資源化和水質凈化。
據介紹,此前廓然大公湖的水體保護工作,主要是以湖面保潔、清割水草等為主,效果不盡如人意,春季易發青苔,夏季易發水華,水體景觀較差,也不利于文物遺址的整體展示。
馬作敏說,此次的修復,則是通過控制水位、種植苦草、眼子菜、依樂藻等沉水植被,投放微生物和水生動物等方式,在水域內塑造一個完整的水生態系統,并會隨季節變遷更替。
同時,她介紹,還配置了睡蓮等水生植物,促進生態系統穩定,提升廓然大公遺址的整體景觀效果。
治水9年修復37萬平方米
此次廓然大公水域的修復,只是圓明園過去9年治理水域的縮影。
馬作敏介紹,整個圓明園的水域面積約121公頃,占全園的三分之一。在引入清河再生水同時,維護水質達標是重要工作之一。
“關鍵是解決水質的富營養化”,她說,再生水本身營養就較為豐富,磷、氮含量較高,再加上文物遺址單位內,不允許使用過多化學物質,所以圓明園只能使用生態系統的方式恢復水質,再由人工進行收割等維護。
據統計,2007年圓明園開始對園內水域進行水生態修復后,總計修復了約37萬平方米。
而廓然大公是圓明園西北景區自開放以來,第一個實施水生態修復的區域。未來,圓明園將對西北景區的其他水域逐步展開水生態修復,改善水質,提升景觀。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