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
制定實施《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和《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機構設置
在紅河州環保局設置州異龍湖辦事機構,核編6人,專職異龍湖保護治理。
在石屏縣設置異龍湖管理局、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和石屏縣異龍湖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治理思路
擴容,減污,修復,補水
在我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紅河州),享有滇南明珠美譽的異龍湖格外引人注目。異龍湖的水資源,支撐著石屏縣44%的人口和54%的工農業總產值,湖泊生態環境質量的優劣,關乎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直接影響著沿湖群眾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紅河州和石屏縣始終堅持把異龍湖保護治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立足現有條件,集中力量精準解決突出問題,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湖泊流域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態環境質量逐漸改善。
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為加強對異龍湖水污染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紅河州州委書記、州長隨時掌握工作進展,每年至少兩次深入異龍湖流域現場調研指導,就加快綜合治理進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等進行部署和安排。以紅河州人大領導為主要成員的州異龍湖水污染綜合防治督導組,每年至少一次專項督導異龍湖治理進展。
在強化異龍湖行政管理上,紅河州在州環保局設置州異龍湖辦事機構,核編6人,專職異龍湖保護治理。在石屏縣設置異龍湖管理局,核編18人,負責異龍湖日常巡查監管、水量調度及水政、漁政、航務等管理區的保護管理;設置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負責異龍湖濕地規劃、建設、保護與管理;成立石屏縣異龍湖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并在縣環保局設立辦公室,組織協調異龍湖治理保護與項目建設。
堅持科學規劃,引導各級政府精準治湖。結合異龍湖現狀,以湖泊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率先摘除劣Ⅴ類帽子為目標,先后編制了《異龍湖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紅河州異龍湖水污染綜合防治三年(2014~2016年)行動計劃》等,以精準治理、全面截污、行政問責、全民行動為思路,引導政府科學做出湖泊治理決策。
在經濟欠發達、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紅河州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持續保障異龍湖治理資金投入。州、縣政府積極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搭建融資平臺,增強融資功能,加大籌資力度。僅2015年,就圍繞年度實施方案爭取落實國家補助資金6000萬元,目前已落實云南省九湖專項資金250萬元、州級異龍湖治理專項資金500萬元。
在推進融資上,以異龍湖退耕還湖及退耕區生態修復工程等重點項目為依托,積極爭取農發行貸款融資1.8億元。在紅河州財政局、州發改委等部門的幫助配合下,開展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PPP模式包裝,積極引進更多社會資金投入治理異龍湖。
為確保異龍湖治理出實績見長效,紅河州不斷健全法律法規和保障機制。先后制定實施《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和《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針對近年來異龍湖因連續干旱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啟動《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工作。
印發《石屏縣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異龍湖主要出入湖河道長效管理機制的意見》和《石屏縣異龍湖主要出入湖河道責任制管理辦法》,落實各河道的管理責任單位、河段長及管護職責、管理考核指標、評分辦法,加強河道監管以達到截污目的。
重點實施四大工程
“十二五”期間,石屏縣根據紅河州州委、州政府統一部署,在全力實施31個規劃項目并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結合異龍湖因持續干旱導致水位急劇下降的情況,提出擴容、減污、修復、補水的治理思路,州縣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確保四大工程穩步推進。
清淤擴容減少內源污染。充分利用氣候干旱、水位下降的時機,快速啟動實施了異龍湖干涸底泥清除及資源化利用工程,累計清除干涸底泥300萬立方米,清除的淤泥全部實現了資源化利用。項目完成后,共削減氮4583.87噸、磷634.37噸、有機質約22.6萬噸,增加湖泊容積300萬立方米。
控源截污減少入湖污染。在完成異龍湖西岸截污、縣城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等工程的基礎上,加快赤瑞海河治理進度,目前河道治理工程主體已完成。實施鳳凰路末端截污管網建設工程,完成埋設雨污管網1200米、高速路石屏入口段污水管網1200米和雨水管網1300米。強化流域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異龍湖沿湖37個村莊環境綜合治理。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引導沿湖農民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種植結構,推廣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強化修復改善湖濱環境。開展面山綠化及湖濱濕地生態環境修復,建成城河原位生態凈化及河口濕地590畝,恢復了異龍湖入湖河口生態植物景觀和功能。今年以來,共計清除異龍湖區域雜草 2650余畝,打撈清除水葫蘆、水白菜、荷花3130余畝,清除木棧道兩旁雜草4000米,清理航道約8公里,打撈湖面及河道垃圾100多噸。
補水節水增強綜合效益。為合理調配和利用水資源,加快北水南調系列補水工程建設速度。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5億元的阿白沖水庫建設主體工程已完工并開始下閘蓄水。北水南調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3億元,完成了鳳山水庫除險加固,完成渠道修建43.16公里,宜其達水庫、水瓜沖水庫、黃草壩水庫修建及3條倒虹吸建設穩步推進,小路南提水工程已啟動實施。通過提水補水等3項工程,正常年景每年可向異龍湖補水4300萬立方米,可達湖泊蓄水量的35%,為改善異龍湖水質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加強節水控水,減少湖泊水資源浪費,制定了《關于加強異龍湖水資源管理的暫行規定》,進一步限制湖周農業種植取水用水,實行階梯價收費管理。
湖泊營養狀態好轉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異龍湖水污染綜合防治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率先摘除劣Ⅴ類帽子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異龍湖水質大幅改善。隨著主要重點治理工程的完成及有效補水,工程效益逐步發揮,異龍湖水質明顯好轉。監測數據表明,與2010年基準年均值相比,2015年1月~10月,異龍湖綜合營養指數由79下降到65,主要污染物總氮下降56.8%、總磷下降68.9%、高錳酸鹽指數下降31.7%、化學需氧量下降40.1%、生化需氧量下降74.0%、氨氮下降52.3%,湖泊營養狀態從重度富營養好轉至中度富營養。
異龍湖蓄水量不斷增加。通過持續補水,蓄水量從2013年3月的1500萬立方米加到目前的6040萬立方米。
點源、面源、內源污染負荷進一步減輕。通過實施退塘還湖10445.92畝,增加水面面積6平方公里,通過底泥清淤增加庫容300萬立方米。通過完善城鎮截污管網,污水收集率進一步提高。通過實施沿湖村莊綜合整治,有效攔截、削減了沿湖村莊生活污染。
生態環境初步恢復。湖泊內水草長勢良好,湖灘濕生植物茂盛蒼綠,白鷺鷥等原有野生動物回歸,湖濱生物多樣性及湖泊生態景觀得到初步恢復。
下一步,紅河州將緊緊圍繞全面截污、調水補水、生態修復、豆制品污水整治、內源治理五大任務,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加快推進異龍湖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異龍湖短期內實現摘除劣Ⅴ類帽子的目標。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