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江涇鎮古塘村楊家浜,一個叫做“德國pka”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正在進行招標。在不遠處的沈家浜,一個地埋式超微動力污水處理站已經建成并運行,在金魚橋村,則利用平板膜生物反應器技術來處理生活污水。
據了解,王江涇目前有16個村在開展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除了將農村生活污水納入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和工業污水管網外,王江涇還試驗了多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力圖尋找最優方案,做到因地制宜。
在王江涇古塘村,工業污染和養殖污染已經治理完畢,由于該村并沒有可供納管處理的工業污水處理站,鎮里決定在該村試驗兩個新型的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像古塘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們分成兩個標段。一標段和二標段采用不同的處理模式,沈家浜采用微動力處理模式,楊家浜采用‘德國pka’,一個德國技術的處理模式。”王江涇鎮村莊整治辦副主任孫琪告訴記者。
對于什么是“德國pka”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呢?孫琪向記者介紹說,這是一種運用植物根部系統把空氣中的氧氣泵到植物根部,在植物根須形成薄薄的氧氣層,為有氧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氧氣,使其吸收有機物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遠離根區的地方為兼氧和厭氧環境。有利于兼氧和厭氧凈化作用。屆時,每戶農村居民生污水(化糞池、廚房、洗浴等3種污水)通過各條子管道匯集流入pka濕地前端的沉淀處理池,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處理后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可直接用于農田灌溉。
談起為什么兩個標段采用不同的處理模式,孫琪介紹說,就是為了相互對比,尋找最優方案,為以后的推廣做準備。“第一個是我們也想比較一下,究竟哪個設備處理工藝更加優化,第二個投入的資金能夠更加小一點,第三個還是考慮建成以后的長效維護到底哪個效果好、成本低、管理方便。”
據了解,去年,王江涇鎮在金魚橋村試點了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與古塘村的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對比后,該鎮已經得出了一些對比數據。“金魚橋這個平板膜處理水質好,達到一級標準,但是前期投入是微動力的兩倍,要五六十萬元,這個價格太貴了,以后的維護也貴,3年要投入五六萬元換一下膜板。微動力處理模式每年維護費不超過一萬元,價格便宜,前期投入便宜,后期投入小,但是缺點也有的。因為它是靠細菌繁殖,有一個不穩定性,跟氣溫有關系,現在效果最好,到冬天假如說-3℃到-5℃,活性就減弱了,所以處理效果就要差了。”孫琪表示,等“德國pka”系統的數據也出來之后,王江涇鎮將綜合試驗結果,尋找相對有優勢的處理模式,向其他條件相似的村組推廣。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