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水系
剿劣作業現場
庵東鎮人民公園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施工現場
清澈的河水,河面上每十來米就有一個圓形噴泉或一大片綠油油的浮島,兩岸種滿了夾竹桃,粉色的白色的花朵開得正艷,耳邊還伴有嘩嘩的流水聲……杭州灣新區興慈路上的五金橫江讓人眼前一亮。而在兩年前,這里還被認為是杭州灣新區“最難治理”的河道。
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那一年,五金橫江的水是黃色的,甚至有些發紅,當地人習慣稱它為“黃河”。不過,這里與其他劣Ⅴ類河流垃圾成災、氣味刺鼻的狀況不同,它的主要污染來源于五金園區一些污水管道老舊破損,含有大量鐵離子的污水滲漏到土壤后隨地表徑流進入水體。
“鐵離子污染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對如何治理完全沒有經驗。”新區五水共治辦工作人員胡智東說,在發現“黃河”的病根后,他們邀請了省、市里有經驗的專家和團隊來為其“治病”。“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水體的顏色,專家團隊前后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來取樣試驗和制定方案,最終決定用‘超磁透析’技術來治河。”
這個“超磁透析”通俗來說就是利用沉降劑,把鐵離子沉淀到河底的泥土里,之后再用底泥原位固化等技術,將鐵離子永久“封印”在河底。
接下來就是河道的生態修復了。新區環保局在2000米長的水面上設置了曝氣噴泉和生態浮島,兩岸構筑起10000平方米的人工濕地,種植了包括德國鳶尾、水菖蒲、美人蕉、梭魚草等植物約75000棵,水下還投放了一些浮游生物和小魚,盡可能讓河道的生態鏈完整起來。
經檢測,升級后的五金橫江徹底甩掉了曾經劣Ⅴ類水質的“黑歷史”,從數據上看,主要水質指標DO、透明度、COD、氨氮等主要指標均已達到Ⅴ類水質要求。“現在經常有人在橋頭釣魚,這也說明老百姓已經認可這里的水質了。”胡智東說。
好的治理離不開后續維護,胡智東告訴筆者,在整治“黃河”初期他們就做好了周全的打算,如今河岸兩側21個高清攝像頭緊盯企業可能存在的偷排漏排現象,并有環保部門專員在線實時監控,實現了對河面全天無死角的監管。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環境污染行為零容忍!”據了解,2016年全年累計查處污染企業13家,共處罰金92.89萬元。2017年至今未再發現偷排漏排行為。與此同時,環保部門每月不定期給河道做“體檢”,讓五金橫江的生態能夠健康長久地保持下去。
庵東鎮小微水體整治成效顯著
10月底前完成全部剿劣任務
“積累在河底30年的淤泥沒有了,我們這里變成‘綠水青山’好地方了!”說起門前煥然一新的池塘,庵東鎮91歲的余丁來大爺樂開了花。而這一改變歸功于小微水體整治工作的實施。
在庵東鎮馬潭路村,住著1306戶人家,幾乎人人家門前都有一片池塘。臨水而居本是件愜意的事,但這里的人卻為此煩惱了近30年。“天熱的時候,水面上全是蟲,水血紅,又臭,真是不想住在這里了。”村民余大爺的家就緊挨著一個池塘,由于近30年沒清過池底淤泥,加上原來村民的環保意識薄弱,有人將生活用水直接排進了池塘里,還有當時常見的塑料薄膜袋等垃圾被隨地丟棄后吹進池塘里。漸漸地,水開始變渾發臭,讓人難以忍受,特別到了夏季,余大爺家根本沒法開窗。
“我年輕的時候,這里水還沒變臭,我經常下河游泳,老太婆洗衣服、淘米也用這個池子里的水。”余大爺告訴筆者,他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可以說見證了池塘由清到濁,再由濁到清的全過程。
聽村民們說,今年4月,村里來了人,把河道的水都抽干了,清理了淤泥,再把干凈的水填回去。“晚飯吃好,河邊乘乘風涼,多好。”一位阿婆說。
清淤換水這件事,現在從村民們口中說出來好像很輕松,但庵東鎮在村里治理小微水體初期可沒有這么順利。不說村里小微水體分布數量多,改造時間緊等客觀因素,一些村民在主觀意識上就是抵觸的。
“老百姓是這樣的,我們做出成績了,他們才認可。一開始我們說要治水,要截污,不讓他們往池里倒臟水,不讓他們在池塘邊上堆垃圾,就是在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就有人不支持我們的工作。”庵東鎮五水共治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
除此之外,池塘邊本就有些鄰里間遺留下的矛盾糾紛要去調解,還有早前村民自發切坎清淤時曾有過石坎倒塌的情況,他們很擔心工作組會弄壞他們的池塘。“大概5、6年前,也有村民主動提出過想清理池塘,但有人不同意,也就作罷了。”最終,工作組通過多次溝通,反復做思想工作,這項池塘清淤工作才真正得以實施。
“原來淤泥已經沒過我的腰了,現在好了,你們看看多清爽,米又好淘了。”說起現在的這片水,老爺子臉上滿是笑容。
經查摸,庵東鎮共登記小微水體117個,其中劣Ⅴ類小微水體30個。工作組通過對污染原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制定、完善30個劣Ⅴ類小微水體“一點一策”方案,同步開展鎮、村河道“一河一策”的制定和實施,截至7月底,已完成18個劣Ⅴ類小微水體的整治,完成率60%。下一步,工作組將繼續對鎮里未完成消劣的小微水體進行督查督辦,力爭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剿劣任務。
8個項目6個在建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開工率全市第一
連日來,杭州灣新區庵東鎮多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在同步推進中。目前,該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8個,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在建項目6個,開工率全市第一,另外2個項目正在加快準備前期工作,確保年底前全部完工。
近年來,新區以增進民生福祉為著力點,以提升城鎮形象為突破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專項行動,統籌城鄉發展,力補小城鎮發展短板。去年,新區成立整治行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及時出臺《杭州灣新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庵東鎮作為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成立鎮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各專項行動明確到人。
行動開展以來,新區六大專項行動在省、市指導下積極推進。特別是在整治項目建設方面,成效顯著。目前,庵余路兩側立面綜合改造項目已完成樣板段景觀綠化、文化墻、停車位,啟動外墻立面改造;庵余路北段、郵電西路已開工建設;濱江公園項目已完成施工招標;七二三大街架空線路整理啟動;垃圾“三化”處理工程已完成車輛和桶的采購及清洗場地改造,初步擬定餐廚垃圾處理實施方案;工業園區污水改造工程一期非開挖修復工程已完工,二期開挖修復工程開始施工圖設計;停車場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圖設計,項目委托鎮三產公司組織施工;建成區導視系統提升工程完成設計方案,安排項目預算編制。
通過前階段的努力,城鎮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明顯改善,城鎮秩序得到初步改觀。下階段,庵東鎮將繼續推進各專項行動,按照整治規劃,推進小城鎮整治行動向深處進發;建立行動長效機制,促進環境衛生、道亂占、車亂開整治常態化;繼續開展線亂拉、低小散整治,進一步提升城鎮秩序;組織開展“回頭看”活動,有效鞏固整治成果。
同時,綜合整治將走向常態化,建立小城鎮綜合整治月度例會制度,每月召開專題碰頭會議,匯總梳理工作推進難點,統籌協調解決問題;建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自查體系,實行不定期書面督查通報和及時整改落實反饋制度,進一步鞏固國家衛生鎮創建和百日攻堅行動成果。政府相關部門還將發動環境綜合整治志愿者活動,通過組織各類活動進行宣傳勸導,積極參與“美麗浙江·百鎮爭流”全省小城鎮綜合整治網絡比賽,營造“齊抓共管,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小城鎮綜合整治事關新區‘一城四區’建設目標實現,事關民生發展,我們將緊緊圍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總體目標,拉高標桿,以‘四鐵’要求,行動再加速,標準再提高,確保年底順利通過創建考核驗收。”庵東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
不久前,《全國愛衛會關于命名2014-2016周期國家衛生縣城(鄉鎮)的決定》發布,杭州灣新區庵東鎮榜上有名,被正式命名為“國家衛生鎮”,而在本輪評比中,全寧波僅有三個鄉鎮獲此殊榮。
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和衛生設施的完善是創衛的基礎,為此,該鎮投入近2億元對歷崔路、郵電路、庵余路、七二三大街等主要道路進行綜合改造,實現管線“上改下”,整治“空中蜘蛛網”,今年還對郵電路和庵余路兩側實施沿街立面改造。此外,該鎮還投入800萬元,完成建成區43條背街小巷整治和70%的人行道改造,實現大路美化、小路平整;投入500萬元對公共廁所、糞尿處理中心、垃圾中轉站進行標準化改造,建成區42座生態公廁全部達到星級標準。
如何抓好城鎮環境綜合治理?該鎮通過全力推進“五水共治”,實施鎮建成區清水環通工程,全面完成黑河、臭河、垃圾河清理,累計整治河道32條(段)38公里,河網生態環境明顯提升。“三改一拆”攻堅行動同步推進,結合“四邊三化”“兩路兩側”專項行動,該鎮全力開展危舊房屋整治、違法建筑拆除,特別是對“三橫”區域和防汛公路兩側形成已達十年之久的違法建筑進行拆除,三年來累計拆違46.14萬平方米。
在城鎮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庵東全面推進環衛保潔體制改革,將鎮環衛站承擔的建成區保潔業務改由物業公司進行統一運作,推行“一把掃帚掃城區”的保潔模式,并在建成區主要道路實施以桶換桶收集模式,實現日產日清、全封閉裝運,建立起市場化運作的衛生保潔長效機制。
“盡管創衛成功了,我鎮將保持創衛工作人員不減、力度不減、投入不減。”庵東鎮創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將以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為主,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繼續將創建工作向全鎮23個建制村延伸。比如,在桶裝密閉清運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全鎮主要道路和各村每家每戶以桶換桶;在各村適當布點,增加橋南和海星兩個垃圾壓縮站。同時,整合力量對越門經營、馬路市場、違章停車等開展專項整治。
據悉,今年該鎮在原有上報基礎上重新整合擴面,8個項目列入2017年計劃整治項目清單,項目總投資達5000萬元。目前,垃圾“三化”處理工程,建成區停車場所建設,庵余公路兩側綜合改造、北段道路改造工程,七二三大街、人和西街、府北路和市場路架空線整理工程已開工;鎮建成區標志標線提升工程,濱江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完成預算審計;工業園區污水改造工程一期完工,二期進行施工設計。
此外,庵東按照美麗鄉村示范鎮建設目標,東部以浦東村為重點,圍繞“一江一路一區一堂”(四灶浦江、七塘公路、安置小區、文化禮堂)為核心,力爭打造成為全市一流的美麗鄉村示范村;西部以海星村為重點,圍繞沈海高速橋下空間整治和“安居宜居美居”專項行動,計劃建設成為市級美麗鄉村亮點示范區。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