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惠城區水環境治理大行動現在開始!”10日,伴隨著惠城區長林利育的號令聲,惠城區水環境治理大行動正式啟動,將持續推動“南粵水更清”、“美麗鄉村·清水治污”任務全面落實。惠城區委書記黃干強、區長林利育帶領2500余人參與了7條重點河涌的整治行動。
當天清理河段5.9公里清淤785噸
在位于陳塘河小金口段的大行動現場,惠城區四套班子及相關工作人員現場清淤的熱情更高。大家下到河邊打撈水中的水浮蓮,將垃圾抬出來,另一旁,挖掘河涌淤泥的挖掘機轟隆作響,清拆非法養殖場的機械也馬不停蹄地工作著。
活動當天,包括陳塘河小金口段,全區有任務的11個鎮(街)分別對7條重點河涌開展了治理,共2500余人參與整治。全區共出動清理機械挖掘機6臺,船只6艘,垃圾清運車輛30臺;清理河段5.9公里,清淤2.3公里,清理河道垃圾56噸,清理水浮蓮及淤泥785噸,清理非法養殖場11家,清理生豬712頭,拆除違章建筑5處。
林利育表示,集中整治行動使得全區河涌河道垃圾、水面水浮蓮等漂浮物全面清理完畢,非法養殖場清理、違章建筑清拆以及截污工程建設等,將在集中整治行動后,由各鎮(街)組織力量持續整治到今年9月。同時,惠城區委、區政府掛鉤領導將分別到掛鉤鎮街督促開展水環境整治。目前,惠城區府督辦、環保、水務、畜牧等4個部門共抽調11人,成立了2個水環境治理專項工作督查組,從6月份開始,實行每日督查,對有任務的11個鎮(街)河涌整治、非法養殖場清理、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現場督查,確保各鎮街按進度要求完成水環境治理任務。
今年完成7條鄉鎮重點河涌整治
此次開展水環境治理大行動的7條河涌正是此前《惠城區“美麗鄉村·清水治污”活動實施方案》中涉及的農村河道,包括木瀝河、洛塘渠、陳塘瀝、汝湖鎮仍圖片區西排渠、馬安鎮龍塘村段“紅溝”、橫嶺瀝、金山河小流域(河南岸段)。“根據方案要求,今年推進的這7條鄉鎮河涌整治須達到‘河涌不黑不臭,消除劣V類水質’的要求”,惠城區環保分局副局長鄧文廣介紹,年底前將完成整治工作,并將落實農村河道長效保潔責任,做到清理一條、管護一條。
一手抓河涌整治,一手抓養殖業污染清理。鄧文廣介紹,惠城區在整治河涌的同時,也開展農村養殖廢水治理大行動:定期組織開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畜禽養殖業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督促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嚴格執行廣東省《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確保達標排放。至2015年底,位于非禁養區,出欄1000頭以上并具有環保審批手續的養豬場,要全部完成養殖廢棄物治理;沒有環保審批手續的養豬場由各鎮(街道)、環保部門督促其盡快辦理環保審批手續;2017年底,全面完成畜禽養殖業整治任務。
未來,惠城區將積極引導散養密集區域的畜禽養殖專業戶適度集約化經營,鼓勵其建設畜禽養殖小區,采取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建設污染防治設施,實施養殖專業戶廢棄物統一收集、集中處理。
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超50%
無論是河涌清淤還是養殖業清理,對于改善農村污水環境而言,還不算“根治”。鄧文廣介紹,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是“癥結”的根本,因此,惠城區今年提出“完成‘一鎮一廠’建設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50%以上”的目標;未來三年完成“一村一設施”建設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70%以上,農村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農村河道實現岸綠水清;六年完成100戶以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實現人水和諧。
“其中,今年底前,所有建制鎮均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一鎮一廠’。”鄧文廣介紹,橫瀝鎮污水處理設施須于2015年12月底前建成運行;距離鄉鎮污水處理廠較近的村莊,盡可能完善收集污水管網,納入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距離鄉鎮污水處理廠較遠的村莊,可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濕地、一體化設備、氧化塘、生態溝渠等處理技術,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2015年完成25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于11月底前通水運行。
“今年新建的25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我們將在近期完成選址工作。”鄧文廣介紹,目前,全區建成鎮(街道)污水處理廠(站)有7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3座。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