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區(qū)43條黑臭內河整治也基本完成,初步完成了內河消除黑臭的任務。
30日,東南快報記者從福州市建委獲悉,作為黑臭水體之一的福州浦上河不僅基本消除了黑臭,還順利打通了斷頭河,實現(xiàn)了河道全線貫通,與飛鳳河流花溪洋洽河實現(xiàn)水體連通。
據了解,浦上河規(guī)劃總長度約2915米,北接洋洽河,南連洪灣河,現(xiàn)狀洪灣河至浦上河以北約2130 米長河道已經按照規(guī)劃建成。剩余未修建段浦上河長度約786米,流向由北向南,河道起于浦上大道以北謝宅路,向北穿過金環(huán)路和金洲南路,最終匯入洋洽河交匯口,現(xiàn)狀河道生態(tài)基本喪失,受沿線現(xiàn)狀雨污混流排口的影響,河道黑臭嚴重。
浦上河整治到位后,不僅提升了兩岸景觀指數,也會方便市民出行,在浦上河阿彌大酒店段緊鄰金建小區(qū)二期項目的河道上,施工單位已經建設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橋,今后市民可通過該橋,再穿過謝宅路,直達萬達。
浦上河已全線貫通
在采訪中,東南快報記者了解到,原來的浦上河只有(洪灣河至浦上河以北)2.13公里長河道,是條名副其實的“斷頭河”,剩余的約786米河道實際上沒有連通在一起,既沒有活水、也沒有連通,導致了該河不可避免地成了黑臭水體,河道基本的生態(tài)都無從談起。
此外,再加上起點處下道村及謝宅路排口污水眾多,沿線有多處雨污混接排口及居民排水口,黑臭問題嚴重。
要消除這條內河黑臭,就得開挖新河道,讓斷頭河兩端連接起來,恢復河道生態(tài)。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施工單位耗時兩個多月時間,自謝宅路向北開挖新河道,開挖寬度達到26米,新河道為斜坡式生態(tài)斷面,開挖寬度達26米。
除此之外,由于河道早先淤積嚴重,施工單位用高壓水槍、淤泥泵、長臂挖機等多種清淤方式,將淤泥統(tǒng)一集中在河道儲泥段后再外運,目前,清淤已經全部結束。
記者了解到,浦上河道在全線貫通后,并經過換水措施后,水質明顯提升。為保證污水不入河,解決水體黑臭問題,沿河所有排口也已被統(tǒng)一納入一體化設備處理,初步形成截污系統(tǒng)。
浦上河全線貫通后,已通過洪塘水閘,按需進行生態(tài)補水,加上能和相接的飛鳳河、洋洽河、流花溪等實現(xiàn)水體交換,形成水多水動的效果。
30日上午,東南快報記者在靠近阿彌陀佛大酒店段的浦上河現(xiàn)場看到,原先臟亂的斷頭河在貫通后顯得特別清楚,河水也顯得特別清澈,河床上擺的生態(tài)框隔著河水也清晰可見,而兩側駁岸的生態(tài)框則已經完全安放到位。
2292 個生態(tài)框安放已接近尾聲
河道打通了,水也變清了,沿線截污措施也基本到位了,那么該如何維持水體的質量,保證水體自凈能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浦上河在整治過程中較多地使用了生態(tài)治理方式。
據浦上河現(xiàn)場技術人員介紹,浦上河清淤是把河底淤泥清至標高后,再鋪上一層土工布,之后在土工布上鋪上50公分厚的碎石,此舉能最大程度防止河床底部泥漿回返,減少河道補水時河水對河底的沖刷,保證水質清澈。
另外,為最大程度恢復河道自凈能力,施工單位自斷頭河開挖段至接洋洽河處的駁岸全采用生態(tài)框鋪砌。其中,河床及護坡連接處(河底)安放0.5米厚的生態(tài)框,放坡處則安放0.3米厚的生態(tài)框。
據了解,生態(tài)框總共有2292個,此次施工方在河床及護坡連接處的生態(tài)框已基本施工完畢,剩余100多米護坡段正在施工中,該施工段主要集中在下道村原一支河至鳳岡路橋段,預計再有三四天時間可能完成。
生態(tài)框安放完全到位后,施工單位將著手在生態(tài)框中填上一層碎石后,在播種一些水生植物種子,種子在發(fā)芽長大后,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接下來,施工單位正在加緊沉井的施工,初期雨水的調蓄池則計劃在春節(jié)前開工建設。
治理前的浦上河水體黑臭嚴重
采取的措施:
1、截污工程:臨時截污管道已完成,沿線污水已納入一體化設備進行處理;2、清淤工程:河道清淤已全部完成;主要利用高壓水槍、淤泥泵、長臂挖機等多種清淤手段相結合,最終將淤泥集中在河道儲泥段,利用泥漿罐車外運至指定場地進行處理;3、新建河道:將金洲南路至浦上大道段進行河道開挖,保證河道貫通,水流順暢;4、生態(tài)工程;河床礫石及生態(tài)框已鋪設。
治理后的浦上河水質明細提升
目前浦上河已全線貫通,正在進行第一次換水,換水后的浦上河水質提升明顯;沿線所有污水全部納入一體化設備進行處理,從源頭上解決了水體黑臭的問題。
下一步工作計劃:
1、完成永久截污管道鋪設及調蓄池的施工,形成永久截污、排污及補水系統(tǒng);2、按設計要求完成全部河道治理任務,使河道水體恢復生態(tài)功能,還老百姓一個水清岸。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