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水關清淤完工,標志著該河河道整治工程全部結束
東水關是十里秦淮的“龍頭”,也是內秦淮河水系的“咽喉”。如果這里的水體黑臭,與它相連的五六條河道都無法實現“水清岸綠”。上周,隨著東水關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告一段落,整個秦淮城市內河河道整治工程也全部結束。這標志著秦淮區水環境治理向著“2017年汛前消除黑臭、2020年實現水清岸綠景美”邁出了堅實一步。
“以前公園環境很好,但水有點臭,想跳個廣場舞,都得躲到遠處角落。最近區里花錢進行水環境整治,周圍老百姓都盼著早點完工,不少人天天過來看清淤結束了沒有。”昨天,在東水關遺址公園里,蓮子營社區副書記陸璐高興地說。
站在公園旁邊的九龍橋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東水關“咽喉鎖鑰”的地位:往南,是河面寬闊、水位較高的外秦淮河七里街段;往北到逸仙橋,是前身為楊吳城濠的內秦淮河東段;往西在桃葉渡附近一分為二,西北方向是內秦淮河中段,西南方向是內秦淮河南段。在它的東側,則與外秦淮河副支、清水塘和月牙湖連通。
年初,秦淮區提出打造“秦淮水系流域花園”的設想,通過重點建設老城“三湖六河”,將水體水質穩定在三類,同步建設濱水綠色景觀,達到“走出家門就是花園”的效果。“三湖”是月牙湖、東南護城河及秦淮河副支、白鷺洲公園水面;“六河”分別是內秦淮河東段、南段、中段、明御河、東玉帶河、西玉帶河,作為水系主干串聯老城。
“此前,‘三湖六河’的水環境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但如果‘咽喉鎖鑰’之處的東水關水質仍然黑臭,內秦淮河水系就無法徹底實現‘水清岸綠’。”秦淮區水務局負責人說。
“此前東水關的水質為劣五類,屬于輕度黑臭水體。除還有排污口未能截流外,還有上游來水水質較差、河道污泥淤積嚴重,濱水空間環境不佳等問題。”御河環境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初,秦淮區啟動東水關水環境整治工程。工程范圍為東水關船閘九孔閘至武定門泵站及下首閘至古九龍橋兩段,總長約1.18公里。對部分不達標的排污口,向上游溯源整改,完善截污;加快推進雨污分流建設;對截污溝,則建議產權單位加強清淤疏浚。
上月初,施工單位在九龍橋、上首閘、三孔閘之間,三孔閘、九龍橋和武定門泵站之間圍起兩個圍堰,把水抽干后,采用水力沖挖清淤,清除淤泥量達5.3萬立方米;此后,又通過月牙湖和外秦淮河進行補水,日補水量達4萬立方米。本月10日,相關工程全部完工。
水環境整治不僅要水清岸綠,還要景美。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東水關在“治水”的同時,同步進行生態岸坡整治工程、景觀修復工程,改造駁岸2.2公里,貫通了從桃葉渡到遺址公園的濱河步道。明城墻外,外秦淮河七里街段東西兩側的濱河步道也都已打通。過去破舊的欄桿也進行了修補、更換,補種了一部分綠色植物。遺址公園完成了亮化工程,還增設了水體增氧設備,水泵將河水提升,再形成小瀑布流入河中,通過水體流動增加含氧量,當夜幕降臨時,古河、古橋、古閘、瀑布和古城墻在七彩燈光下交相輝映,獲得了周邊居民的交口稱贊。
“以水環境建設來串聯秦淮全域的生態建設,確保2017年汛前消除黑臭、2020年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是區委、區政府向全區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東水關工程的順利結束,標志著向這一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秦淮區相關負責人說。
不僅如此,目前秦淮區正以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向“城區即景區、旅游即生活”的目標邁進,重點推進夫子廟等區域環境整治,凸顯南京老城南的獨特風貌。東水關不僅是秦淮水系的“咽喉鎖鑰”,在以十里秦淮和明城墻為代表的秦淮老城歷史中,也占據特殊的位置,很早就被評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不僅是河道水系的咽喉,還將成為沿河文化展示的中心。
壹城市政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內秦淮河東段部分景觀節點已打造完成。由于此段河道與南唐的歷史淵源,沿河景觀重點融入了南唐的繪畫、詩詞、雕塑等藝術,再現了南唐的興起、繁盛與衰落。從桃葉渡至鐵窗欞泵站的內秦淮河中段則結合三國歷史,重點展現東吳的歷史和文化。流經夫子廟的內秦淮河南段,文化打造上自然以城南市井文化和科舉文化為主題。東水關是秦淮畫舫的東端起點,秦淮區正在謀劃將游船線路向北延伸,在相關水環境治理完成后,適時開通從東水關到逸仙橋的游覽線。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