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南京素以山水城林而著稱,不過,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雙重作用下,南京水環境近些年來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有的河道水體長年黑臭。今年開始,新一輪水環境治理攻堅戰全面展開,南京強力整治城市黑臭河道成重中之重,著力打造城市“清水走廊”。
眼下,南京水務、城管、住建和環保部門都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而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為公眾、社會組織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規培訓和咨詢,邀請其全程參與重要環保執法行動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調查。因此,在還河道自然本色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是旁觀者!金陵晚報大型報道“南京水經注——打造城市‘清水走廊’”,帶你一起見證南京河道的“重生”。
兩年內,南京要“消滅”57條黑臭河道,對于承擔排澇重任的這些河道來說談何容易!因此,讓南京河道成為“清水走廊”,需要全民參與。昨天,南京十所高校環保社團成為首批“青年環境守護者”,參與監督身邊的黑臭水。
首批“青年環境守護者”出爐
由金陵晚報聯合江蘇省環保聯合會、青環志愿者服務中心等共同招募的青年環境守護者,由南京本地十所高校環保社團組成。4月17日,“監督身邊水 你我共參與青年環境守護者實踐活動在南京大學舉行啟動及授旗儀式。本次活動旨在探索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環境保護的新模式,為大學生環保社會實踐提供平臺和機會,發揮青年力量的積極作用,鼓勵更多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讓身邊的黑臭河重現清澈。
記者了解到,大學生們定位了每一條河道的經緯度、流向、存在問題、主要污染物及黑臭原因,這些將成為大學生前往實地考察的第一手資料。據悉,國家環保部已開通了黑臭河道治理專項行動,而南京57條黑臭河道中有部分在不久前的省級考核中“甩”掉黑臭,不過仍有一些河道屬于“重度黑臭”級別,水中的氨氮、溶解氧等指標超標比較普遍,生活污水及雨污不分流的現象較突出。
經過抽簽,每個環保社團都領取到了所“分管”的河道,還同時領取了水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折頁。接下來,大學生志愿者們將在每一條河道周圍向市民和沿河商戶發放,呼吁更多市民關注身邊的水環境,共同參與南京“清水走廊”的建設。同時,他們還將在黑臭河道設立“觀察點”,根據河流形態、水質狀況、河道保潔、水生生物、周邊設施等五大類17項指標進行打分。
已有排污溝變“微景觀”
一河一辦法,南京許多城區都開始全面排查,并推出了更詳盡的黑臭河道治理計劃。啟動儀式上,鼓樓區清江河黑臭治理方、南京東博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賈志博還和大學生分享了南京黑臭河道治理的經驗和思考。賈志博畢業于東南大學,抽到這條河流的大學生社團,剛好是河海大學綠帆環保協會,這讓他笑稱是專家碰到了“行家”。
據介紹,鼓樓區清江河此次通過了“省考”,“因為雨污分流做了、河道也清淤了,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的治理技術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賈志博說,治理之前,這條小溝就是一條排污溝,沿河企業的廁所廢水、洗車廢水全部入河。而在保證河道排澇基本功能基礎上,采取生態治理技術,運用造流曝氣、人工介質強化凈化、生態浮島、軟圍隔導流等技術措施,改善清江河水生態系統,提高水體自凈能力,達到改善水質消除黑臭的效果。現在,河道通過從外秦淮河引水,水質和感官正在進一步好轉。
實際上,賈志博也告訴大學生,南京黑臭河道整治是一個綜合工程,控源截污、雨污分流是改善河道水質的先決條件,也是生態治理的基礎,否則各種污水依然入河的話,河道的黑臭仍然會循環反復。
河道太營養 植物瘋長
在現場,不少大學生對南京黑臭河道治理由陌生到感興趣,紛紛提出“治理意見”。有學生就認為,既然水生植物能夠凈化水質,那就在河道都種滿植物并用太陽能來制造氧氣機,讓河水保持流動;還有學生提出可以發動沿河居民利用西瓜皮、菜葉等廚余垃圾自制酵素,為河道消除油膩和黑臭。
對此,水務部門的專家表示,別“小看”南京這些河道,它們有的直接通秦淮河、長江,有的是利用泵站直接通秦淮河、長江,在汛期的時候,也是南京解決內澇的主要“毛細血管”。在過去治理中,水生植物確實效果較好,但由于河道里的“營養”太豐富,這些植物春夏季就瘋長,如果不干預管理,將河道堵塞遇到大暴雨就排不了澇,最終影響居民出行。下個月開始,南京就要為河道“剪頭”,對部分長速過快的水生植物群落進行修剪和清理。
大學生們表示,他們接下來會盡職盡責起到監督作用,定期去社團所負責的河邊考察和監測,同時也會發動更多南京市民一起打造南京的“清水走廊”。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