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尾水治理中,傳統三池兩壩工藝的處理單元占養殖總面積約10%,而改進型三池兩壩工藝占養殖總面積約約5.5%,能夠節省占地面積45%,采用可再生生物濾壩,具有較明顯的優勢。
傳統三池兩壩工藝的處理單元包括沉淀池、曝氣池、生態凈化池、生態溝渠及過濾壩。處理單元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10%。
養殖尾水先在生態溝渠中被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底棲生物等凈化后流入沉淀池,隨后經過過濾壩進入曝氣池,之后經過第2個過濾壩進入生態凈化池,污染物進一步被水生動、植物吸收利用,尾水經過處理單元處理,循環使用或者排放。
傳統三池兩壩工藝處理池塘養殖尾水流程
傳統三池兩壩工藝的處理單元設施要求:
① 沉淀池面積占處理單元30%,曝氣池占處理單元20%,生態池占處理單元40~50%
② 曝氣池曝氣停留時間>6小時
③ 尾水處理停留時間3~7天
④ 濾料原則上需要清洗,但實際基本都是更換,因為采用的濾料很難清洗
⑤ 生態溝渠上種植的浮床覆蓋水面面積需>30%
可再生三池兩壩工藝的處理單元包括促沉沉淀池、接觸氧化曝氣池、生態凈化塘、再生生物過濾壩及管路,處理單元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5.5%。相比傳統三池兩壩工藝占養殖總面積的10%,能夠節省45%,降低了投資成本,也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
改進型三池兩壩即可再生三池兩壩工藝,主要采用特殊的生物填料,如促沉生物填料——幕簾式生境填料、接觸氧化生物填料——簇團型生境填料、過濾生物填料——再生生物過濾型生境填料等結合其他設施進行處理養殖尾水,處理后的水質相比傳統三池兩壩具有較大的提升,能夠持續凈化水質。
改進型三池兩壩(可再生三池兩壩工藝)處理池塘養殖尾水流程
改進型三池兩壩工藝(可再生三池兩壩工藝)處理單元設施要求:
① 促沉沉淀池面積占處理單元50%,曝氣池占處理單元20%,生態池占處理單元25%
② 曝氣池曝氣停留時間>6小時
③ 尾水處理停留時間2~5天
④ 再生生物濾壩及其他生物填料可重復清洗使用,壽命>10年
改進型三池兩壩(可再生三池兩壩工藝)相比傳統三池兩壩工藝無論是占地面積還是治理效果,都有較大的優勢,其中,可再生生物濾壩是重要環節,是一種高效、經濟、環保的魚塘尾水治理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地攔截魚餌殘留和魚類排泄物,而且其設施使用壽命長,運行成本低,是現代漁業養殖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獲得更多的信息 請致電021-5812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