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近日,《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獲市政府批復,杭州將努力建成大海綿格局豐富、小海綿設施高效、江南水網特色突出的海綿城市。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40年,城市建成區全面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雨水豐沛,水系密布,是杭州建海綿城市天然優勢
杭州建設海綿城市有著自身的優勢,包括:完整的立體生態格局,豐沛的雨水資源,密布的河網水系,還有“五水共治”打下的基礎。
優勢1 完整的立體生態格局
杭州具有山水田林的形勝之美,是國際風景旅游城市,“三江兩湖一山一河兩址”更使杭州增添自然韻味和人文內涵。
優勢2 豐沛的雨水資源
杭州處于全國多水和豐水帶,水資源相對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553.8毫米。2015年杭州市區的水資源總量為61.1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58.68億立方米。
優勢3 密布的河網水系
杭州市地跨錢塘江、太湖兩大流域,分屬錢塘江-富春江、運河、東苕溪、主城區內河湖、浦陽江、沙地人工河網、蕭紹運河水系等七大水系。
擁有大小河流2000余條,有錢塘江、東苕溪、京杭運河、西湖等水系。
優勢4 “五水共治” 打下的基礎
早在2013年,浙江以治水為突破口推進轉型升級。杭州全市基本消滅“垃圾河、黑河和臭河”;鄉鎮級以上河道實現河長、河道警長全覆蓋。
海綿城市規劃覆蓋9城區,2040年全面達到建設要求
杭州市建設海綿城市的規劃范圍,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濱江、蕭山、余杭、富陽九區,總面積4876平方千米。
杭州將要努力建成大海綿格局豐富、小海綿設施高效、江南水網特色突出的海綿城市。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40年,城市建成區全面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海綿城市保護空間和建設空間分別將劃分為: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建設改善區和建設示范區,分別予以管控。
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該區域是城市周邊的原有大生態系統,應充分發揮其自然水文作用,通過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修復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和水體滯納區,保護緩坡地、林地、田地、園地、草地等延緩、滯納、凈化雨水的重要緩沖空間,維持并實現城市周邊生態空間的海綿性。海綿城市生態保護區面積約為3233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66%。
海綿城市生態修復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外的現狀建成區,包括郊區的城鎮、鄉村和鄉鎮工業,這些地區零散地分布于生態基質中,是城市周邊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應通過生態手段,對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進行修復和恢復。海綿城市生態修復區面積約為392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8%。
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內的現狀建成區,包括已經建成的舊城、中心區、居住區、工業區等,應通過各類工程改造手段恢復地區一部分雨水滲透、儲存、調節能力,盡可能減少對城市總徑流的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區面積約為735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15%。
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該區域是海綿城市建設空間邊界內未來重點開發新建的區域,現狀為耕地、林地、低丘緩坡等生態空間,應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須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開展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各級規劃及建設應落實海綿城市相關要求,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各項措施,任何新建項目須配套建設雨水低影響開發設施。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面積約為539平方千米,占市區面積的11%。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