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杭州市蕭山區新灣街道將剿劣工作作為“一號工程”,經整治,一方面河道變深、變寬,河水變清,達到“水清、河暢”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優化沿岸綠化設施等手段,實現了“岸綠、景美”的家園夢。
“河水清清,仔細一看還能看到有魚在游來游去。”家住盛陵灣附近的居民王大伯對如今的河道美景很滿意。據了解,對于處在錢塘江下游的新灣來說,治理境內交錯的水域是件不小的難事,但新灣街道堅持因地制宜、問題導向的原則,對15條河道全部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查實問題根源,擬定治理措施,明確整治時限,并采取生態凈化、生物處理等技術措施開展差別化治理,力求實現轄區內15條河道“一河一策”,逐個擊破每條河道水質問題。
“剿劣”成果來之不易,更需要每人每天的精心呵護。為此,在新灣“兩長制”的建立下,大河有了“河長”,小微水體有了“溝長”“塘長”。目前,每個村都有一條樣板溝渠,每位村干部包干一條溝渠、 聯系一個片區。“河長、溝長(塘長)”們“一天二巡河、一周三會商”,確保每條河道、每個水體“有人管、有人治、有人保”。
新灣街道還為轄區河道的760個達標排放口明確了責任“認領人”。每個排放口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即編號、排放源、排放物、責任人三公開,堅決杜絕偷排暗管。同時,街道對沿河存在直排問題的違建實行全面排查、動態巡查、有違必拆。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去,新灣街道將繼續堅持發揮河道長效管理作用,讓居民能切實看到家園變美。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