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綿城市首先需要對城市降雨量、地面徑流、雨水下滲速度、管網情況等進行精細測量。在此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構建數據模型。但是,由于管網長時間缺乏維護和清理,不滿足普查的基本條件
●設計工作是打造海綿城市中最高端的工作,涉及氣象水文計算、建模等諸多工作。但是,我國的市政設計院和建筑設計院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海綿城市的設計工作,對此缺乏了解和實踐
●海綿城市由于缺乏相應的收費支持,因此在采用PPP模式方面存在一定難度,企業積極性不高
住建部不久前公布海綿城市試點名單,武漢、南寧、重慶等16座城市成為第一批試點,將進行為期3年的建設。試點城市公布后,與海綿城市相關的細化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等工作則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各個試點城市也相繼出臺措施,對海綿城市予以資金支持。比如,武漢市計劃投資102億元打造海綿城市;南寧市也將投資近百億元進行建設。
然而,打造好海綿城市不僅需要政策、資金的支持,還需要在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驗收考核等一系列環節上下功夫,打造適用且經濟的城市“海綿體”,切實起到防澇、雨水調蓄和利用的作用。面對這些挑戰,產業準備好了嗎?在資金籌集中還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管網工作要做足
當前管網建設和信息收集工作相對滯后,涉及舊城管網改造,應充分發揮“綠色”與“灰色”基礎設施功能
在構建海綿城市的過程中,作為打造“海綿體”基礎工作的管網尤其應該得到重視。然而我國城市管網的維護和普查著實令人堪憂。中國水工業互聯網總經理張穎夏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打造海綿城市首先需要對城市降雨量、地面徑流、雨水下滲速度、管網情況等進行精細測量。在此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構建數據模型。“但是,我國管網的現狀是‘不堵不清’,由于長時間缺乏維護和清理,連普查的基本條件都不滿足。”
同時,海綿城市建設涉及舊城管網改造,而這也是建設中的一個難題。對此,北京建筑大學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車伍曾表示,盡管舊城排水管網改造很重要,但已經不足以解決問題,應該充分發揮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如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等)與“灰色”基礎設施(如城市排水管網、泵站、蓄水池設施等)協同作戰的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國內還缺乏有設計能力的機構支撐相關實踐,業界建議未來根據地區差異,設立工程實驗中心,起到指導示范作用
產業需要邊學習邊實踐
記者了解到,海綿城市的構建離不開規劃設計的支撐。但是,目前我國幾乎沒有具備完整設計能力的機構。
“設計工作可謂是打造海綿城市中最高端的工作,涉及氣象水文計算、建模等諸多工作。但是,我國的市政設計院和建筑設計院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海綿城市的設計工作,對此缺乏了解和實踐,因此在這方面的設計只能邊摸索邊進行。同時,社會上也缺少能夠獨立承擔海綿城市設計工作的單位。這些工作都在起步階段。”張穎夏說。
由于我國各地降雨情況、地勢、土壤、植被、排水、污水處理能力都存在差異,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張穎夏認為,可以根據地區差異,在我國不同地區設立國家授權的工程實驗中心,起到指導示范作用。“初步可以考慮依據西北、西南、東北、東南的方位建立4個工程實驗中心。”
據了解,在國外,例如美國,一般經過長久的摸索建設和經驗積累之后,會將10余年的設計和工程建設實踐上升到管理層面,出臺相應的指導手冊。而我國在這方面由于沒有經驗積累和技術儲備,也急需出臺相應的指導手冊。張穎夏透露,今年6月左右,住建部將出臺《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指導手冊》,這將是一份海綿城市建設具體的導則文件,會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此外,海綿城市建設成果的評估也是產業面臨的又一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杜鵬飛與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均表示,數據缺失將導致海綿城市試點驗收困難。據悉,目前國內在雨水排放方面缺乏公開的監測數據,而沒有數據就無法評估試點成效。另外,能夠和具體地域結合的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與工程技術研究基礎不足,沒有同步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和專門隊伍等問題也成為當前的建設難點。
雖然地方在試點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是挑戰中也往往蘊藏著商機。張穎夏表示,未來規劃設計、工程實施、材料設備供應企業、評估咨詢機構都將從海綿城市建設中受益。李迪華則粗略估計,海綿城市將帶來6萬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海綿城市建設涉及技術服務、材料、工程、儀器、管理、居民生活等多個領域,其市場拉動作用不亞于城市化建設。”
PPP模式有待檢驗
試點城市投入大,引入社會資本是解決路徑,但是缺乏收費支持,企業積極性不高
海綿城市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地方財政吃緊。對于試點城市來說,將考慮通過PPP(政企合作)撬動社會資本來解決一部分資金難題。
例如,作為試點的貴州省貴安新區總投資將達46.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12億元,貴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出資5億元,剩余29.7億元擬通過PPP模式籌措及通過財政獎補方式撬動。
去年底,財政部《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試點城市,將按補助基數獎勵10%,以此鼓勵地方政府拓寬資本來源渠道。
但是,海綿城市由于缺乏相應的收費支持,因此在采用PPP模式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建設海綿城市與污水處理等公用事業不同。污水處理有收費作保障,社會資本參與度容易有所提升。但是海綿城市沒有收費支撐,因此PPP還有待考驗。”張穎夏說。
對此,某水處理企業負責人表示,海綿城市的很多建設,受益的是大眾,但市場主體直接得到的收益很少,因此企業的積極性不高。即使有啟動資金,但之后的配套資金籌集也將比較困難。
他山之石
海綿城市的概念源自歐美國家的低影響開發(LID)。低影響開發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讓作為現代化標志的城市向自然回歸,通過控制城市開發強度,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利用下凹式綠地、植草溝、人工濕地、可滲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車場和廣場等設施,增強雨水調蓄功能,同時對其加以利用。
德國
積極推廣3種雨水利用方式
德國的雨水利用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日漸成熟,目前德國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3種: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統,收集的雨水經簡單處理后,達到雜用水水質標準,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場所和企業的非飲用水。
二是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道路雨洪通過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過滲透補充地下水。德國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設有截污掛籃,以攔截雨洪徑流攜帶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滲透地磚,以減小徑流。行道樹周圍以疏松的樹皮、木屑、碎石、鏤空金屬蓋板覆蓋。
三是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小區沿著排水道修建可滲透淺溝,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徑流時下滲。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洪池或人工濕地,作為水景或繼續下滲。
美國
雨水資源管理以提高天然入滲能力為宗旨
美國的雨水資源管理以提高天然入滲能力為宗旨,最為顯著的特色是對城市雨水資源管理和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實施“最佳管理方案”,通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雨水的控制和處理,強調源頭控制、自然與生態措施和非工程方法。
在城市雨水利用處理技術應用上,強調非工程的生態技術開發與綜合運用。在城市雨水資源管理和雨水徑流污染控制第二代“最佳管理方案 (BMP) ”中強調與植物、綠地、水體等自然條件和景觀結合的生態設計,如植被緩沖帶、植物淺溝、濕地等, 大量應用由屋頂蓄水或入滲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組成的地表回灌系統,以獲得環境、生態、景觀等多重效益。
日本
加大雨水利用的政府補助
日本對雨水利用實行補助金制度,各個地區和城市的補助政策不一。例如東京都墨田區1996年開始建立促進雨水利用補助金制度,對地下儲雨裝置、中型儲雨裝置和小型儲雨裝置給予一定的補助,水池每立方米補助40美元~120美元 ,雨水凈化器補助1/3~2/3的設備價,以此促進雨水利用技術的應用以及雨水資源化。
相關報道
武漢投資百億打造城市海綿體
探索城市從“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轉變
本報綜合報道 記者近日獲悉,湖北省武漢市計劃未來3年投入102億元,建設透水、蓄水、排水功能完善的海綿城市,統籌解決城市內澇、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問題。
據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水資源豐富,“優于水也憂于水”,長期面臨汛澇同期、抽排能力不足、大量雨污水入河湖、水質惡化等問題。經系統申報評審,武漢市近日順利躋身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探索城市從“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的轉變。
據了解,城市傳統建設模式中,路面追求硬化率,逢雨時力求“快抽快排”,卻效果不佳。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建設綠色屋頂、可滲透路面、下凹式綠地、城區河湖水域和污水處理設施等,加強城市對自然災害的承載力,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未來3年,武漢市將先期安排青山區選取23平方公里作為舊城改造試點區,打造“山水園林湖”的生命共同體;漢陽四新選取15平方公里作為新區建設示范區,依托現狀水系構建排水、慢行交通、生態景觀有機融合的多功能海綿體。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