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廈門市幾乎每年都會針對島外溪流開展河道治理工程,這些工程為溪流清掉河床淤泥,建起長長的磚石護岸,還把彎曲的河道裁彎取直……日前,市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長陳世真在參加市政府網站“領導在線訪談”欄目時介紹,今年起,廈門市治理河道的理念將完全轉變,治理工程要減少硬化,通過生態措施讓溪流“軟”下來、“綠”起來。廈門市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建成安全生態水系,使廈門市島外九條溪流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的目標。陳世真介紹,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采用生態方式實施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復河灘和修復河岸的工程措施,恢復水系生態系統,完善防洪安全體系。
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任務為465.1公里的河道治理,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年底前,我市將先行啟動集美區田李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試點項目,計劃明年3月前完成。
典型案例
取消“硬”項目,修復西源溪生態
同安區西源溪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于去年10月開始實施。按照原來的設計方案,工程需要征用大量土地,還要投入巨額資金挖掉河道內的江心洲、江心島,硬化岸坡,加高堤防。
恰逢廈門市針對海滄過蕓溪、集美許溪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對照小流域綜合治理對生態改善的要求,水利部門對工程方案做出重大調整。
首先取消了部分不必要的“硬”項目:除了滾水壩、交通橋、排澇管和引水灌溉管等必要建筑物外,其它岸坡整治、堤防加高、沙洲清淤等建設項目全部取消。
調整后的治理工程不再用砌磚石護岸的方法保護河道,而是采取了生態防護措施,如對確實需要防護的河段,改用打木樁、拋石護腳或種植樹木等生態防護措施加以保護,盡量保留坡面原有植被。
調整后的治理工程還分段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對上游700米生態環境已破壞的河段,進行生態修復:兩岸坡面原有植被優先保留,河道內的天然砂石、水草、江心洲、江心島、河漫灘、濕地都被保留了下來。
治理工程在方案調整后減少了100多畝占地面積,征地拆遷量極大減少,加上硬化工程的取消,節省了1200萬元資金。這些錢被用來美化河道風景,建設便民設施。春節前,治理工程將基本完成。
解密:如何讓溪流軟下來
對河水:要通過人工濕地、生態浮床、曝氣復氧、生物膜法、水系連通、生態補水、閘壩生態調度等措施加以改善。
對河床:不再是過去簡單粗暴地徹底清除淤泥,而是要通過生態清淤、河床修復、水生生物群落修復等措施進行改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重塑深潭淺灘的自然形態。
對河灘:過去的河道治理要建設硬化護岸,全面消滅河灘,但在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中,則要用隔離保護與自然修復、灘地植物群落修復等措施恢復河灘,形成貼近自然的河灘生態系統。
對河岸:要用恢復自然彎曲岸線、建設生態防洪工程、改造硬質護岸、建設生態緩沖帶、親水性設計等措施予以修復。
文章鏈接: http://hdzllrblys.html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