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誰污染、誰治理”向市場化治污轉變
近幾年來,邯鄲市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逐年遞增,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但是,主要依靠政府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進行環境污染治理的方式,在日益復雜的環境問題面前顯得乏力,總不乏有工業企業自覺控污減排的意識淡薄,一些環保設施并未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污染企業付費、專業化治理”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可謂“應運而生”,逐步走進人們的視線并被寄予厚望。
早在“十一五”初期,邯鄲市在推進環境治理的同時,“引入市場化機制,探索第三方治污”的念頭就早已萌生。十年來,經過多方不懈努力,在鋼鐵、污水處理和節能第三方治理方面已進行了初步探索,與大企業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積極推進“第三方治污”,成績初顯。
污染“自治”不力改變迫在眉睫
“平常經常在電視、報紙上看到這樣的消息:某某企業今年投入多少錢搞環保,又新上馬了多少治污設備,投入使用后將處理多少污水廢氣,等等等等。”談到企業治污,和市民郭小姐有同感的市民不在少數,“不能說這些措施不奏效,但我們的感覺真的不太明顯。”
巨大的投入為何沒換回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原因有很多方面,和環境修復本身緩慢的特性有關,當然,也有排污單位治污不力的緣故。此前,企業治污的普遍做法是一企一治,即由每家企業自建污水處理裝置,對工業過程中產生的污水自行處理后或達標排放、或通過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這種企業自治模式的弊端明顯:治污成本高,逐利性使得一部分企業在治污過程中偷工減料、偷排亂放;不少地區由于企業點多面廣,客觀上造成地方環保部門難以有效監管。
事實證明,現在這種由企業對污水自治的模式已經不大適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對環保的更高要求,其弊端已經凸顯,亟待加以改變和創新。
近幾年,“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已在我國部分發達城市陸續啟動。日前,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正式提出“到2017年初步形成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機制,到2020年第三方治理在全省治污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全面推開”。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迫在眉睫,正當其時。
省心省錢又省事企業樂于為之
何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就是引進市場機制,由市場配置資源,由市場在治污領域發揮作用。即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治理,并與環保監管部門共同監督治理結果的環境污染治理模式。據介紹,這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邯鄲通用污水處理廠就是在“第三方治污”領域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重點項目。
2005年,市政府與威立雅水務集團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和《污水處理協議》,由第三方投資1.29億元建設和運行污水處理廠,合作期為25年,期滿后無償移交給政府。項目2008年12月投入運行,污水處理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能力每天10萬立方米。
首次探索的成功,堅定了邯鄲實行“第三方治污”的決心,逐漸將步伐跨進了鋼鐵產業。
2013年,天鐵集團350M2燒結機脫硫項目,委托給邯鄲市金鼎環境保護有限公負責脫硫設施的運行、維護、保養、檢修等等,費用由雙方確認后結算。項目投運后,企業環保成本得到有效減少,治理后的達標排放率卻明顯提高。
2014年12月,新興鑄管委托北京中科創新園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對1號燒結機脫硫項目進行建設、運營和維護。按照合同,項目出口二氧化硫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企業按噸燒結礦支付第三方運行費用,更加明確了環境污染治理效果。
2014年,市政府及冀南新區管委會與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政府+環境服務提供商+污染源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新模式,逐步打造“技術咨詢服務+研發+產業”的完整產業鏈,在環境咨詢服務、環境保護規劃和監測、固廢處理、水處理、環保技術研發與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第三方治污”采用專業化治理不但降低了企業的治理成本,還提高了達標排放率,越來越多的企業樂于開展這項工作。
監管對象相對集中執法部門執法成本降低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新的治污模式使政府監管更加到位。
“以前,我們的環境監管工作,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的企業,可能有很多的排污點,”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下,排污企業治污責任通過合同方式向環保公司轉移和集中,環保部門的監管對象大為減少,相應的執法成本也將大幅降低,將更有利于環境監管,真正實現環保的可控。”
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已由污染治理的主導實施者轉變為引導合作者。環境污染問題的難題是監管,實行第三方治理可以讓排污企業由被監管方變成監管方,既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也有利于政府監管。
基于此,日前,市政府提出,今年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鋼鐵、電力、水泥、玻璃“四個行業”安裝IC卡總量監控和信息管理系統,探索實行脫硫、脫硝、除塵“合同治污”模式;在縣級空氣質量監測點、在線監測設施、過程監控等方面推行第三方運營維護。未來還將深化排污權交易試點,規范排污許可證管理,實現排污權有償使用;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對污染重、風險大、位置明顯的行業和企業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
治污市場風生水起行業規范有待完善
“第三方治污”辦法同樣也給環保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排污企業受到收益的激勵后,普遍將加大環保設備投入,環保企業的運營模式得到進一步優化,逐步形成良性循環。與此同時,更多的環保企業躍躍欲試,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第三方治污”市場開始風生水起。
據統計,邯鄲市目前獲國家級備案的節能專業服務公司達到15家,其中引進外省、市節能專業服務公司4家。每年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30個以上,實現節能能力20萬噸標準煤以上。
然而,有些治污企業在價格機制、責任界定、監管制度等方面缺少具體的方案,技術水準、社會責任水準參差不齊,加上體制、機制不健全,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前進步伐漸顯滯緩。
針對以上問題,邯鄲市環保部門已向市政府提交建議:應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在信貸、財政、稅收、土地等方面,對環保企業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壯大污染防治服務企業和環保產業,積極引導和支持各類金融和融資擔保機構提供綠色信貸和風險分擔服務;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結合邯鄲市實際,盡快出臺實施細則,理順政府、市場、企業的關系,重點規范價格機制、責任界定、監督管理等方面問題;此外,嚴格對環保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在市場準入方面,加強資質審核,提高門檻。監管過程中,一旦發現超標排放、違法排放,相關部門將對環保公司加大處罰力度,甚至拉入“黑名單”。
把握好治污“安全閘”就是牽住了環境保護的“牛鼻子”,要讓“第三方治污”模式從啟動到徹底“跑”起來,仍是任重而道遠。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