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保護水環境,既要保障大江大河等“主動脈”的水質,也要提升城市中自然河流、人工河道和城市湖泊這類“毛細血管”的水質。經過近20年的治理,我國大江大河大湖的水質有了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城市內河的黑臭現象還比較普遍。這些河道湖塘往往經過人口密集地區,沿岸異味、污水、垃圾、蚊蠅多年困擾周邊居民,也使得城市的河流景觀黯然失色,極大地影響了宜居城市的建設。
2015年4月頒布的“水十條”提出了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黑臭水體整治自此在全國各地展開,這是政府關注民生福祉的舉措,也是“環境治理就是要改善環境質量”新思路的具體體現。
新思路還要有新方法。黑臭水體整治引入了公眾參與機制,規定在水體排查認定、方案評估、進度監督和驗收階段都要公開信息和參考公眾意見。今年2月18日,住建部和環保部聯合推出了“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http://www.hcstzz.com/),同步開通“城市水環境公眾參與”微信公眾號,公示全國黑臭水體名單和每周監督舉報統計。
由此黑臭水體治理成為第一個通過新媒體互動平臺開展信息公開和公眾深度參與的全國性環境整治項目。這個項目對探索建立多元共治的新型環境治理機制有著重大意義,但也面臨巨大挑戰。
為推動黑臭河治理,阿拉善SEE基金會、北京樂水行、綠色江南、綠水守護者、綠行齊魯、綠色中原、綠色漢江、綠色瀟湘、深圳綠源、淮河衛士、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黑臭水體治理觀察系列簡報,定期盤點各地黑臭河名單更新情況、治理計劃制定和進度完成狀況、實地調查和確認的主要發現,以及主管部門與民眾及環保社會組織互動情況。
在此我們向更多環保組織伙伴、志愿者和網友發出邀請,希望大家共同參與,合力完善黑臭河治理的民間觀察。
全國黑臭水體分布和數量
1黑臭水體分布
2016年2月18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首次公示全國黑臭水體名單,共1861個,覆蓋218個地級以上城市。7月初,該平臺更新了黑臭水體清單,增加了84個,全國已認定的黑臭水體總數達到1945個。下圖基于公布的1945個黑臭水體清單繪制,灰色是輕度黑臭,黑色是重度黑臭。
圖3全國已認定黑臭水體分布圖
2黑臭水體數量變化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黑臭水體總數發生了變化的省份。紅色越深,代表黑臭水體數量跟第一次公布相比增加得越多,淺藍色代表第二次公布的黑臭水體數量有所減少。紅色最深的是福建,從56個增加到了84個。貴州是唯一減少的省份。
圖4兩次公布的黑臭水體清單數量變化統計
從城市來看,福建新增的28個黑臭水體都在福州,湖南益陽增加了13個,增長幅度也很大。黑臭水體減少的城市是貴州六盤水(3個)和江蘇南京(2個),因為淮安和南通各增加了一個,所以江蘇省總量沒有變化。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南新鄉和甘肅天水新被確認有黑臭水體,使全國確認有黑臭水體的地級以上城市增加到了221個。
各地治理計劃制定和治理進度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各地除公布黑臭水體名稱外,還要公布責任人和達標期限,并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在“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的實際公布情況如何呢?
第一次公布的全國黑臭水體清單列出了1670個水體的責任人(河湖長姓名),占1861個水體總數的89.7%。190個水體沒有公示具體責任人。7月新增的黑臭水體尚無責任人。因第一批有10個水體從第二次公布的清單中消除,目前余有1660個水體公示了責任人,占現有1945個水體總數的85.3%。
第一次公布的清單載明計劃達標期限的水體有907個。經查詢地方政府單獨發布的黑臭水體清單,另有488個水體、合計共1395個水體公開了計劃達標期限,占1861個黑臭水體總數的75.0%。7月新增的黑臭水體尚無計劃達標期限。目前共有1390個水體公示了計劃達標期限,占1945個水體總數的71.5%。
圖5黑臭水體計劃達標期限統計
目前所有水體的治理狀態均為“未治理”。不過,根據零星發布的新聞報道、政府文件和地方環保組織實地調研,一些城市的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已經開工。以下統計綜合了兩批全國黑臭水體清單和案頭及實地調研搜集到的信息。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