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河是重慶市主城區內14條次級河流之一,位于重慶市巴南區,主流發源于巴南區石崗鄉碑埡巖口,干流流經巴南區南彭鎮,界石鎮,南泉鎮,花溪鎮,至李家沱街道辦事處馬王坪匯入長江。河流全長63.62km,是長江的一級支流,為穩定可靠的灌溉水源。河流流經川東平行嶺谷區;中游在流經南泉鎮虎嘯口時,河水陡然下降,形成虎嘯峽;下游地勢較為平坦,河流蜿蜒曲折。近年來,在重慶市發展大都市圈的戰略背景下,花溪河流域人口快速增長,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大面積的農作物區沿河岸分布,這些都加重花溪河流域內水體的自凈負荷,形成水體污染與富營養化,對該流域的生態環境帶來重大影響。
花溪河地理位置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花溪河沿岸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業代謝產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向河內,使得河水逐漸變渾濁、發臭,河中魚類銳減且已不能食用。三峽蓄水以后,該流域受干流水位頂托,形成回水區,導致水流速度大幅減慢,水中挾帶的有機物、污質大量沉積,形成富營養化。短時間內,花溪河從水質清澈、透明變成了呈墨綠色、散發著惡臭的臟河。
巴南區河段,河道內滿是垃圾
雖然多年來政府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旨在治理花溪河水污染問題的措施與方案,也興建了李家沱污水處理廠、石崗污水處理廠及一些垃圾處理中轉站,在一定范圍內緩解了水環境狀況,但都沒能從根本上遏制花溪河的污染,其水污染問題仍令人堪憂。
被水草侵占花溪河出現綠色污染物
一方面應積極加強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監管,全面排查流域內排污量大、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和工廠,對未進入統一排污管網的單位進行限期整治,封堵其偷排漏排管道及出口,從排污源頭上攔截污水;另一方面要強化公眾監管,建立公眾參與機制,讓民眾自覺制止、抵制污染行為。
巴南區花溪河
同時,合理規劃整個花溪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以生物化肥、綠色農藥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化肥、農藥使用的有效控制;在河流沿岸大力推行清潔生產,不擴建、新建有不達標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引導產業和諧化發展;并且在已建成投入使用部分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污水處理廠的能力輻射范圍,提速構建沿岸居民生活排污統一管網,大幅減少點污染源。
人工濕地系統是一種通過對自然濕地的模擬來達到污水凈化的污水處理技術,系統包括填料床和在床體上種植的植物,及在水中、填料中生存的動物、微生物,因其具有處理能力強、高效、方便管理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其原理是當污水流經床體表面和床體填料縫隙時,通過過濾、吸附、沉淀、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實現對污染物質特別是有機污染物的凈化處理。
花溪河水,拍攝地百步橋上
先集中對污染最為嚴重的少部分河段以建立人工濕地的形式進行處理,仔細分析污水處理數據,驗證該方法在花溪河流域的時效性。若結果可以滿足要求,則進一步在整個流域范圍內推廣和應用。同時,也應加強對濕地的日常維護和管理,避免因其填料床中的土壤、沙、石的流失而對濕地本身和下游河道造成負面影響。
植物浮床技術是以浮床作為載體,把高等水生或陸生植物種植到受污染水體中,通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及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質等的吸附作用,從而實現對受污染水體的原位修復技術。在植物的選擇上,美人蕉因其能夠吸收有害污物,且反應敏感、抗性較好,常被選擇作為環境污染監測器;同時,美人蕉也具有適應性強、管理粗放、蟲害少等特點。據試驗數據顯示,美人蕉浮床系統對NH3-H去除率最高可達95.45%。因此,以利用美人蕉浮床技術來強化對水污染的治理就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與適應性。
水生美人蕉
在花溪河流域,由于其河道較窄宜采用小面積浮床作為載體,同時,根據所處地段河流的污染超標情況布置相應的美人蕉覆蓋率,并定期對美人蕉進行收割,防止因桿葉腐爛而減弱凈化效果。
目前,市場上每株美人蕉價格為1.5元左右,這對正處于較低經濟條件下的花溪河流域會帶來更小的治理成本,加之具有高生物量的美人蕉收獲后可作有機肥使用,在替代化肥使用減輕農業面污染的同時也大大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與人工濕地相比,利用美人蕉浮床凈化污水將強化生態保護與經濟效應的相互聯系,共同推動彼此成效的最優化。
希望綠意盎然的花溪河能再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流域水體污染尤為突出。而對于大多數城市河道污染而言,城鎮生活污水為主要污染源,其次為工業點源污染,農業面源及其他污染源所占比例相對較小。結合流域實際情況,提出加強監管、合理規劃、建立人工濕地、利用美人蕉浮床凈化污水等措施改善花溪河污染狀況,為次級河流的環境保護提供參考。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