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沈竹):歡迎您關注周末晚上的《央視財經評論》,我是沈竹。碧水清流,玩水嬉戲,這樣的景象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童年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河湖黑臭、魚塘翻白,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水污染問題,是我們經濟快速發展留下的后遺癥。昨天,我們看到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個被媒體稱之為“水十條”的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七大重點領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
“水十條”治水到底該怎么治?治理水污染有了時間表如何最終落實好和執行好?又將對環保產業帶來哪些深遠影響?我們先來解讀一下“水十條”的政策。
解說:國務院“水十條”發布,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管!《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條35項具體措施,把政府、企業、公眾攥成一個拳頭,向水污染宣戰。記者梳理出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關(十小"企業將全部取締)
行動計劃提出: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要求,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吳舜則(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最大的亮點就是落實地方政府環境質量改善作用,在“水十條”里面,它實行了污染清單,污染嚴重水體的清單式管理,把自來水的水質,水源地的水質,水廠的水質,全程向社會公開,倒逼著地方政府改善環境治療。
解說:關鍵詞二:治 (整治十大重點行業)
制定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專家指出,通過生態建設淘汰落后、污染產能,倒逼經濟轉型升級。
關鍵詞三: 除 (清除垃圾河、黑臭河)
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水十條”就是要解決污水直排等瓶頸問題,并要求地方定期向社會公布城市黑臭水體清單與治理進程,將水環境保護作為城市發展的剛性約束。
關鍵詞四:禁 (禁養區內不能有養殖場)
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關鍵詞五:調 (實施“階梯水價”倒逼節約用水)
加快水價改革,縣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15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關鍵詞六: 保 (從水源到“水龍頭”無憂)
定期公布飲水安全狀況,科學防治地下水污染,確保飲用水安全。
關鍵詞七:責(因水可能被摘“烏紗帽”)
國務院與各省區市政府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切實落實“一崗雙責”。
關鍵詞八: 節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控制用水總量。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到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
關鍵詞九:曬 (給排污企業“亮牌”)
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
關鍵詞十:獎 (“以獎促治”找到“領跑者”)
深化“以獎促治”政策,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環保部應急專家 :這個目標應該定的還是非常的到位,很具體,也很結合實際,有些目標呢你要是這個經過努力才能完成,墊墊腳才能夠得著,有些地方甚至還需要蹦一蹦,跳一跳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整體上說難度非常大。
主持人:確實水污染的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看似簡單的十個字背后每個字后面都是沉甸甸一系列重要的調整,將來“水十條”給整個中國水帶來怎樣的變化,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清華大學環境產業研究院院長傅濤老師,歡迎你,另外一位是財經評論員劉戈。
今天我們看到“水十條”提到這樣的十個字,關、治、停、禁、調、保、責、節、曬、獎,我都記住了,但是呢記住了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它的含義,我知道傅先生曾經參與過整個一個“水十條征求意見稿的草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人看到了我們量化指標具體了,有的人看到大眾參與,提到了日程,你首先關注“水十條”關注什么東西,讓你覺得眼前一亮?
傅濤:“水十條”是全國人民也是行業期待已久的一個政策,其實國務院高度重視這個政策,也是新環保法今年1月1日實施國務院發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政策,其實對行業的影響,對政府影響,對國民經濟民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我主要關注的他提出來一種新的治理機制,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實際上這四句話,實際反映了水“水十條”在新的政策之下新的舉措,其實可以把十個字,還有我們更多的字,你沒有總結的,都可以在16個字里頭進行總結。
劉戈:機制的變化。
主持人:新的東西新在哪兒,您覺得是全產業鏈顛覆和系列性的升級,這跟往年是不一樣是吧?
傅濤:環保毫無疑問是一個關于國計民生的大事,是政府第一責任主題,所以在我們的“水十條”你會看到,我們70多,35個大款,70多個分款中間,每一塊后面都有各個政府部門印記,有明確時間,指標,責任部門,但這里面也都有省略了,第一段有地方人民政府也同樣是責任部門,所以說此次“水十條”很重要一個主體,各級人民政府,各級部門,但是同樣也看到第二句話,叫企業施治,其實“水十條”的實施落地,牽扯到238個具體的舉措,實際上非常錯綜復雜的一件大事,是一個系統設計而完成,不可能僅僅靠政府來完成,所以企業實治,市場驅動,并且公眾參與,是落地水十條很重要一個方面。
主持人:那這十個字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一次是要動真格的了?
劉戈:對,在這樣一個規劃里面,可能我更關注的如何處罰這些企業,因為我們知道所謂經濟學里面有一個外部性這么一說,就是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他對環保如果它越不去關注環保,那么對他來說,他有越大的利益,所以我們看這么長時間以來,我們國家現在作為一個缺水國家,現在水污染情況非常嚴重,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是空氣污染,因為在北京這樣的城市,現在空氣污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所以的話我們會覺得空氣污染很嚴重,實際上從全國范圍來講,水污染更嚴重,我們看到就是五類水體,五類水體以上的重度污染,這樣的水體已經占到10%在很多流域里面,那么在前兩年我一個同事咱們頻道的同事他在網上發起一個水手拍母親河這樣一個工藝活動,那里面很短的時間,大家各自拍各自家鄉的河流,里面黑臭的水,被眾多污染的水,飄浮著各種漂浮物的水都非常多,所以在這個規劃里面,說一千到一萬,到最后政府責任一定要明確,而且他能夠拿著殺手锏,拿著我們規劃里面講的,紅牌,黃牌,真的就像在球場上的一個有權威的裁判一樣,能夠在那些犯規的運動員把它面前亮出來,這一點我最看重的一點。
主持人:山更青,水更綠,大家看到很多夢想又重新浮現在眼前,對于我們中國行業,環保行業來說,很多人說恰逢時節,環保怎么迎來爆發式的機遇,我們稍事休息繼續分享。
主持人:歡迎您回到我們周末的《央視財經評論》,今天晚上我們關注剛剛出臺的“水十條”,那這個“水十條”都有什么內容,對我們未來的水干凈起來有什么樣的好處呢?我們說有一個行業,可能會遇到一個新的機遇,那就是環保行業,但是也有人說,這個行業是花錢的行業,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那這樣一個嚴法的出臺,會不會影響我們經濟發展呢?我們來看看背景。
解說:我國目前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排放遠超環境總量,高排放外加不合理的產業布局,導致突發環境事件頻發。1995年以來,全國共發生1.1萬起突發水環境事件,僅2014年環境保護部調度處理并上報的98起重大及敏感突發環境事件中,就有60起涉及水污染。
此外,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少,時空分布嚴重不均。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中國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廖文根表示,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世界先進水平的2—3倍;
拯救水環境刻不容緩。專家表示,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時,水十條對穩定經濟增長,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也是重大利好。
同期:像一大批的節水啊,治污啊,生態修復啊,還有地下水的修復啊,還有管網建設,這都是大量的投資,它能夠收社會資本進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商機,是既能解決我們國家當前一些經濟下行的壓力的問題,同事還能解決就業的問題,另外可以逐步地改善我們國家的水環境質量,我認為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解說:環保部運用國際通道的模型對水十條實施的影響做了預測評估,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為5.7萬億元,其中,直接貢獻占13%,間接貢獻占87%。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其次對就業的影響累積可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
發展環保市場、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水十條”蕩起的漣漪令人期待!
主持人:預計可拉動GDP總量5.7萬億,看到這個數很多人覺得好大一個數,這個帳怎么算的?
傅濤:在2010年國家把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新興產業之首,做了長遠的規劃,今年3月份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工作報告也談到了,要讓節能環保產業未來5年以后,成為支柱產業,實際上環境產業其實是老的行業,本質上講是因為政府的公共服務,不自己做了,由企業來完成,而分化出它的產業,它的發育過程,我們這20年,有不個遞進的過程,總體來說,我們為政府提供設備服務,提供工程服務,提供運營服務,到現在“水十條”讓我們的企業在為政府提供面向效果,面向質量的服務,其實這個服務不斷升級,讓我們環境產業從一個弱小的幾百億正在逐漸成長到幾千億,到未來幾萬億的跨越,“水十條”對產業來說是個需求層次,就是打開我們需求面,需求寬度,讓我們原來從事簡單環保領域幾個行業,變成若干性20多個,齊頭并進的一些行業,只有都做好了,才能面向環境效果,才能對老百姓的水青水美感受到我們環境質量,那么這個打開,就給我們產業升級促進了兩個契機,一個是可以做的更寬,就是說原來不僅做市政污水處理,做點工業廢水治理,很多領域都可以由企業完成。
第二個方面我們可以有更加的綜合,能夠容納出我們產業鏈不同的層級,有制造業,工程業,投資運營業,服務業,它的產業在進行升級,這兩個力量趨勢,會讓環保企業呈現一個比較大的增長,但是這個增長需要交易結構的設計,政府自己干環保是我們嘗試,就像我們16字方針談的,政府是統領,以前政府不僅是統領,而且是大包大攬,我們現在無論是資金上,還是能力上,還是效率上,都不能由政府獨立完成這樣的治理工作,我們找同盟軍,第一個同盟軍,就是專業的環保產業,我們還有第二個同盟軍,就是廣大的公眾,公眾不僅監督,參與我們的環保,也為環保產業為環保治理及其支付的重要的體系。這三個力量共同形成落實“水十條”,在這三個力量中最堅實最可以依靠的是產業力量,我們產業上其實對“水十條”充滿了期望,期望“水十條”不僅拓寬我們服務領域,也促進整個產業升級,所以從這個產業看,環保產業的發展,在未來一個時期內,隨著“水十條”落地,會帶來一個很大的增量,這個增量我們環保部有測算,然后除了這個也能促進傳統行業的升級。
主持人:測算多少?
傅濤:現在環保部現在是5點幾億的GDP的產生,可能涉及到總的投資也要到4、5億的總投資。
主持人:4、5萬億吧。
傅濤:4、5萬億,我說錯了,4、5萬億的總額投資,然后在我們前兩年到2017年之前可能有兩萬億的具體投資,這個投資是拉動經濟一個形式,其實我們更大的形式是政府公共服務采購,并不是所有的環境設施建設都要政府直接投資,政府可以向社會,向我們專業性的服務公司,購買一種,提供質量和效果的服務,這樣會拉動產業更大規模的升級,也能把我們政府短期內的資金壓力,釋放到更長時間來,同時通過機制的設計,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和公眾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我們整個環境治理中間來,所以說環境治理,對環保產業來說它是結構性的,促進和調整。
主持人:聽起來環保產業特別項服務轉型,整個的一個外包,加上一個企業的一種專業化的執行力,這個公眾的參與到底怎么參與呢,整個一個全產業鏈怎么結合起來呢?
劉戈:對于傅先生從事環保產業的人來說的話,的確是一個喜訊,更多看到的是樂觀,我看到更多是沉重,因為這也是過去這么多年發展,我們全體國民要為我們的污染要買單,這是一個巨大的花費。我們知道昆明的滇池從80年代末開始污染到現在已經治理了20多年了,那么按照在十二五,按照十二五規劃,全結束了以后,總投資是600多億,對于昆明這樣一個城市,絕對是非常大的一個壓力。所以現在我們光看到不能光看到,有利,這樣帶來的一些產業的這樣一些機會,更多的看到就是這筆錢怎么出,怎么弄,那么一方面就是對很多地方,那就得忍痛割愛,原來招商引資來的很多的這樣的一些污染的企業,就你關,而且已經污染的水現在需要花錢來治理,這個水,這個錢怎么來。
主持人:對,這個模式到底能夠是什么樣子,比如我們河水污染效果怎么評定,中間程序怎么監督,大眾怎么參與,最后的這個結果好壞,誰來決定等等,有沒有系統性的規則?
傅濤:其實國內很多學者和企業界都做了很好的嘗試,包括最近財政部,發改委,住建部連續推出PEP的一些制度,包括特許經營的立法,包括上次國務院去年69號文,國辦69號文談到的,第一次環境治理的第三方治理都在為公共服務由專業公司來提供,在尋找相應的出路。
主持人:在您看來,現在“水十條”推出和原來的環保措施,最本質的區別在哪里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
傅濤:這次“水十條”是面向質量和效果,是系統統籌的,兼顧了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以前的很多的規劃都是分割的,但這種統籌還不僅僅是這三個方面,我們海陸的統籌,我們地上地下的統籌,一些方面,說明這個規劃是真的要想還給老百姓一個效果,而不是想在某個指標上進行突破,然后做個業績,所以這個計劃,我認為真正的關心民生的一個計劃。
主持人:我們大眾如何能夠參與進來,我們大家如何能夠共同路線完成我們治理水污染的這樣一個任務,我們再來參考一下各方的觀點。
本文來自《央視財經評論》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