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年底開始,浙江以治污水為中心,打出一套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組合拳。省委書記、省長親自掛帥,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齊上陣,31個省級部門協同發力。據悉,“五水共治”實施以來,浙江累計治理河道11625公里,累計完成23137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
打響劣V類水剿滅戰浙江五水共治邁入沖刺期
立春時節,肩負“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殷殷重托,我省再次部署“五水共治”工作——至2017年底,全面剿滅劣V類水,比原定時間提前3年、更高水平地實現水環境改善目標。
這個抉擇,源自“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莊嚴承諾。
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面對百姓“水更清”的愿景,浙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一張藍圖繪到底,不遺余力地打好“五水共治”攻堅戰,鄭重宣告決不把臟亂差、污泥濁水、違法建筑帶入全面小康。
這個抉擇,展示建設美麗浙江的自信。
消滅6500公里垃圾河,省控斷面水質Ⅲ類以上逾七成,治水鐵軍活躍河畔,水清岸綠處處成景;“河長制”領跑全國,垃圾分類全國示范,農村治污全球點贊……今日浙江,已有足夠的底氣拉高標桿、自我加壓,把“浙江的今天”建設得更好,為“中國的明天”提供更多的浙江實踐。
這個抉擇,透著轉型發展的雄心。
邁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浙江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堅持有違必拆、有污必治、有劣必除,堅決打破拖累發展的壇壇罐罐,在“拆治歸”中從容引領新舊動能轉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一滴水見陽光。浙江,正以“五水共治”的探索實踐,鋪陳出“兩美”浙江的動人畫卷,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的浙江樣板。
五水共治,治出萬千氣象
“五水共治”,是瑞安籍華僑黃海澄心底的榮耀,他經常自豪地向人述說。遠在巴西經商的他,從這個獨特的詞匯和老家河流的變化中,感知到“浙江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正在走一條很超前的路”。
1月15日上午,黃海澄穿過杭州武林廣場,步入了浙江展覽館。這里正在舉辦的浙江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成就展,把“五水共治”的歷程、成果和意義,清晰地呈現在他的面前:從2004年啟動首輪“811”行動,到2013年底發出“五水共治”總動員,再到如今提出全面剿滅劣V類水,10余年接力治水,浙江闊步走在綠色發展的征程上。
透過展覽,黃海澄更加深切感到一路走來的不易。
經濟發達的浙江,以水為鏡,深思發展,決意要當清醒的領跑者,不以犧牲環境換取GDP。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資源、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生態環境壓力與日俱增,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盡管多年治水,但2012年全省仍有32個省控地表水斷面為劣V類。浙江下定決心修復山河本色,重塑美好家園。
而今回望,這是一段艱辛卻輝煌的歷程。
2013年6月,浦陽江畔打響全面治水第一槍,浦江縣壯士斷腕,關停兩萬余家水晶加工作坊;2014年到2015年,浙江全面開展“清三河”,消滅垃圾河6500公里,完成黑河臭河整治5100公里;2016年,全省超額完成1億立方米的年度清淤任務,省控劣V類水質斷面削減至6個。
3年多來,浙江累計建成城鎮污水管網11625公里,完成23137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調減生豬存欄800余萬頭,六大重污染行業鳳凰涅槃……人們驚喜地發現,昔日垃圾河成了天然游泳池,水清岸美的畫面又回來了。
站在即將迎風綻放的“筧川花海”中,縉云縣筧川村黨支部書記施頌勤自信地擘畫著村莊的未來。2014年底,拿著多方爭取來的100萬元治水資金,全村黨員干部從治理新建溪筧川段起步,不斷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如今漫步村中,水清、路潔、家凈、村美,還有四季花海、餐飲民宿、親子樂園、科普基地,這里已蛻變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家園。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浙江開展水岸同治,加速淘汰低小散、高污染的落后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最早啟動治水的浦江縣,因為用心付出,迎來回饋之時。2016年6月,被稱為“中國水晶玻璃之都”的浦江,與世界著名水晶產地捷克攜手,共建中捷水晶產業合作園,水晶產業浴火重生;7月,全縣51條支流中Ⅱ類水支流達39條,Ⅲ類水支流為12條,全面消除Ⅲ類水以下支流,實現全境河流可游泳;11月,獲評全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縣……
在南太湖畔的長興縣,總投資200億元的浙商回歸項目——太湖龍之夢樂園,在整治后的圖影濕地畔崛起;
甌江悠然穿過的麗水市大港頭鎮,告別臟亂差的木材加工產業后,小鎮文化產業基地、通濟堰養生園等投資達19億元的一批項目相繼落地,“古堰畫鄉”步入黃金時代;看著一溪好水,邱獻軍返回故鄉蘭溪市游埠鎮,投資3000萬元發展鄉村旅游業……在“五水共治”倒逼下,在“拆治歸”聯動中,浙江迎來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萬千氣象。
時至今日,“浙江為何治水”“治水如何改變浙江”的命題,答案已然清晰。
自加壓力,爭當標桿省份
“河長”,是扛在安吉縣南溪村村級河長唐群志肩頭的一項使命,讓他對人生和家園充滿期待。經常騎著電瓶車巡河的他,與沿岸居民一起,共同守護著南溪清流,希冀這條西苕溪的支流生出更多風光。他說:“治水不易,護水更難,河長一天也不能松懈。”
唐群志是浙江6.1萬名河長中的一員。我省“五水共治”能取得豐碩成果,得益于“河長制”這套高效管用的長效機制和責任體系。目前,浙江已形成五級聯動的“河長制”體系:省級河長6名、市級河長199名、縣級河長2688名、鄉鎮級河長16417名、村級河長42120名,還配備了河道警長、民間河長。他們用3年時間,寫就了一部現代版的“大禹治水”壯歌。
伴著“河長制”走向全國,浙江“五水共治”的又一重要成果,也被全國聚焦。
2016年12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聽取浙江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匯報。這意味著垃圾分類的浙江經驗、綠色發展的浙江實踐,再次走在全國前列。
浙江的“五水共治”,已然走出國門。2016年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泛亞和太平洋地區農村供水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世界銀行特邀浙江省專題介紹農村治水經驗。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及飲水工程,不僅成為農村治水的全國典范,也成為全球破解農村治水難題的項目樣板。
“五水共治”,不僅旨在修復山河本色,更在于治出轉型實效。它與“三改一拆”“浙商回歸”有機結合、聯動發力,成為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關鍵招數。如今,“抓治水就是抓改革,就是抓調結構轉方式”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盡管治水成效顯著,但對浙江而言,治水永無止境。
2015年,浙江開始實施劣V類水質斷面消減計劃,水質改善加快提速。盡管大江大河的水質明顯改觀,但一些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的水域水體潔凈仍待改善,離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的要求仍有差距,離經濟轉型升級的境界還有距離。
百尺竿頭還須更進一步。2016年底,省委明確提出:深入實施“五水共治”,到2017年底全面消除劣V類水。
這是一個更快的目標——2017年底完成消劣,意味著經濟發達、水網密布的浙江,要提早3年完成既定目標,兌現“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承諾,爭當全國治水標桿省份。
這是一個更嚴的標準——從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到全面消除劣V類水,意味著浙江自我加壓,對治水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江大河要全流域清澈,小河小溪也要涓涓清流,真正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這是一個更高的追求——消除劣V類水,是治污水必須啃下的硬骨頭,而對水環境基礎較好的地方來說,更要拉高標桿,不斷提升水質,努力讓每條河都成為“可游泳的河”。
這是一個更深的層次——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不斷深化“五水共治”,堅定不移念好“拆治歸”、打好組合拳,開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境界。
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浙江有足夠的底氣,在“五水共治”上錨定新方位、展示新作為、提供新經驗。
義無反顧,打響消劣大戰
按照《浙江省劣V類水質斷面削減計劃(2015—2017年)》,嘉興、紹興、金華等3個市,于2015年底提前完成目標,基本消除境內的省控劣V類水質斷面。
改變的不僅是水質,還有人們的生產生活、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
在開化縣金星村和華東村,人們拆掉臟亂差的違建豬舍,建起花牽谷景區,悉心呵護良好生態;位于浦陽江畔的浦江縣桐橋村,村民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建設,還時常在村口的翠湖濕地公園內,組織開展詩歌吟誦比賽。一場治水工程,深刻地改變著城鄉面貌。
而從“尋找可游泳的河”,到宣示“徹底剿滅劣V類水”,從推動“‘五水共治’形成破竹之勢”,到承諾“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3年多來,浙江步步為營,層層深入,更是鑄造了一支敢打敢拼的“治水鐵軍”。
嘉興,魚米之鄉,但曾經惡劣的水環境已成“心腹之患”和“切膚之痛”。2012年,嘉興成為浙江唯一一個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不合格的設區市。啟動“五水共治”后,嘉興“治水鐵軍”乘勢而上,不舍晝夜整治畜禽養殖污染,關停污染企業,加快截污納管,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以鐵的決心修復水環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底,嘉興成功消除省控劣V類水質斷面;2016年底又亮出新的成績單,IV類及以上水體比重提升至93.1%,其中Ⅲ類及以上水體比重提高到19.2%,出境水水質優于入境水水質。
消劣,是擺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眼前的一項重任,亦是鍛造“浙江鐵軍”的重要戰場。面對這項重大而艱巨的新使命,“浙江鐵軍”擼起袖子加油干。
2月3日,新春首個工作日,浙江各地的河流兩岸,活躍著黨員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撿拾河道垃圾,清理河道淤泥,宣傳垃圾分類,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江河清流,誓將“五水共治”進行到底。
諸暨市是傳統工業重鎮,制造業產值超過千億元,但占大頭的襪業、紡織、化工、珍珠加工等傳統產業,大多耗水嚴重、工藝落后、排污量大。啟動“五水共治”前,諸暨大小河流中,劣V類水質占44.9%,Ⅲ類及以上水質僅占26.53%。當地痛下決心,向岸上落后產業“開刀”,統籌實施治水,終于喚回一條條清流。
據最新監測結果,諸暨全市39條河流、49個重點整治河段,已連續16個月保持V類及以上水質,其中Ⅲ類及以上水質河段占比高達90%。“在全境消滅劣V類水質斷面的基礎上,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繼續當好‘治水鐵軍’,向全境消除劣V類水、繼續提升河道水質邁進。”該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
圍繞打好全省污水剿滅戰、實現“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目標,去年12月14日,《浙江省劣V類水剿滅行動方案》正式下發,全省各地向著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六大工程”進發,推動“五水共治”向小溝、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體延展,讓“河長制”等浙江治水經驗繼續領跑全國。
浙江“治水鐵軍”,正不折不扣地按照“2017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的目標要求,開啟新的征程。1月20日,省治水辦對劣V類水剿滅行動再次進行專題部署,強調務必要全面消除劣V類水。1月23日,全省環保工作會議再次要求,把剿滅劣V類水作為今年全省環保工作的首要任務,背水一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各地立下軍令狀,抓緊制定消劣方案,分解任務,層層落實,按照“一點一策”要求,明確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做到掛圖作戰、義無反顧。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