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參加完與市民的在線交流活動之后,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陳玲委員,接受了東方網記者的采訪。她坦言,網友的提問大都很有質量,有些網友的問題還很專業。
談霧霾,加強區域聯防人人有責
陳玲委員說,霧霾具有區域性,要通過區域聯防來解決,上海的霧霾有一部分是外地輸入,也有一部分是本地產生的。各級政府要加強聯動,制定共同的措施來盡最大努力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產生。作為上海自身產生的這部分污染物,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進,提高能效來減少污染物。其實每個人也可以對改善空氣質量做貢獻,比如,隨手關燈,綠色出行,不浪費資源等等。
談水環境,小河道整治還需努力
有網友說,上海的蘇州河變清了,但是還有很多小河道依然黑臭,是不是應該把街區的水環境也重視起來?
陳玲回復,上海市對蘇州河的整治和環境修復已經有近20年時間,所以大家看到了效果,這幾年上海市也一直在做郊區和部分市區河道的萬河整治行動,但是整個河流的生態系統修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目前,上海的污水基本上進了大的污水管網系統,城市污水絕大部分已經不再進入河道了,但是還有一些沿河居民,直接向河道倒垃圾的問題沒有解決;還有雨水沖刷地表帶來的污染,對河流質量也有影響。所以,小河道的整治和環境修復還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