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水共治”實施第三年時,高新區(濱江)再次創新治水方式,在全國率先引入ppp模式。
可能大家都有這么一種感覺,盡管去年“燦鴻”、“天鵝”等特大臺風相繼造訪浙江, 但內澇治理系統日益完善的濱江地區 ,一改以往“臺風就看海”的尷尬模式,人們該上班上班,該出行出行,市民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響。
不過,解決轄區內72公里42條河道的內澇問題, 只是“五水共治”其中的一個治理單元,而此次引入ppp模式,則是要提升城區內河,盡快達到可以游泳的標準。
春日孔家河
山一村南連湘湖,7條小河貫村而過,是濱江地區河網最密集的地方。
昨日午后時分,陽光甚好。68歲的徐玉珍穿著雨鞋,踩在臨水的臺階上,在孔家河里洗著一大筐子芥菜,按照當地“吃貨”的習俗, 這個時候, 會做些 “腌芥菜”,幾個星期后,就可以炒肉片、炒春筍吃了——徐玉珍習慣在門口的河里洗洗蔬菜,“洗起來舒暢,前幾年河道不干凈的時候,只能在家里的自來水龍頭下洗,洗不干凈。”
徐玉珍說的前幾年,大概是在三年前——也就是“五水共治”的前夕,上游有幾家工廠,偷偷摸摸地往河里排污水,時間長了,河面上就浮起一層油,河水就不能用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河長樓東文來了以后,才被徹底得到改變—— 樓東文的另一個身份,是濱江區住建局的局長,他剛當河長時,就帶了幾個人,明察暗訪,把企業幾個排污口給堵住了, 解決了污染源的問題。
另外方面,孔家河水系發達,有著一定的自凈能力。從2014年開始,河道里又種上了人工水草,做了立體生物簾。這么一來,模擬的天然水草形態,水流和氣流一加強,就藏不著污泥了。
被孔家河貫穿而過的山一村,有著杭州最大的農居SOHO——這些年來,一些舊農房被越改越洋氣,而門口這條不到5米的小河,也越來越清澈,在這個時候,站在河道的臺階,就能看到成群“白條魚”爭食,近處小蝦游弋。
最“難”湯家河
昨日,問濱江區河道監管中心主任楊壽國,“去年最難弄的河,是哪條?”
他想也沒想,就回答說“湯家河”——湯家河之前是濱江地區的一條斷頭河,劣五類水質,主要的污染源是附近工廠的直排廢水, “五顏六色,人走過去,都嫌臭。”
湯家河的治理,是從去年5月開始的,一開始 ,河底種輪葉黑藻、伊樂藻、菊花草這些沉水植物,沒想到,水下被污染的淤泥太厚,一個月后全部死光了。
宋波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其所在的杭州蕭宏環??萍加邢薰荆嗄陙硪恢睆氖轮拥赖男迯椭卫?,“如果按照治理等級來劃分,這條河,應該是我們遇到的最難治理的河道。”
后來,宋波他們想了個辦法,在河底先鋪上淤泥,再進行沉水植物的種植,以及在河道兩邊種上銅錢草等挺水植物,并在河道中間鋪設了氧氣管道,進行智能的輸氧。
現在站在東冠橋上,可以望得到湯家河的河底,偶有三三兩兩的鯽魚在游動。楊壽國說:“這個項目花了160萬元,現在基本已經消除了五類水質,好的時候,可以達到四類。”
不過,在宋波看來,如果送進湯家河的原水能夠再好些,以后還能夠達到三類水的標準的——這種愿望似乎并不難實現,隨著華家排灌站在去年11月正式使用,以后從錢塘江引入濱江河道的水,會變得更加頻繁和干凈,“只要10天時間,基本上可以把濱江內河的水,全部換上一遍。”
率先引入ppp模式,開全國治水先河
“臺風不再看海”的很大原因,除了濱江在治水方面的有效治理,更是因為華家排灌站的正式使用,“每秒可以排水20個立方,下面深5米多的華家河,基本兩個小時就能排空。”
不過,僅是治澇,并非是“五水共治”的全部含義,從今年起,高新區(濱江)試圖從“臺風不看海”,轉向到“夏日能游泳”的治水新局中——而引入ppp模式,更是開創了全國治水模式的先河。
此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教授龔耀、浙江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張明圣在內的多名專家,對濱江啟動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結果認為,“解決專業技術能力缺乏和管理手段陳舊的現狀,探索出一條政府向市場購買服務的新路子,從而轉變政府的管理職能,將有可能打造成為ppp模式下全國區域水環境智能的標桿,對城市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而濱江區政府所購買的治水服務對象,是區內的企業聚光科技,其產業領域已經從大氣河道等環境監測,拓展到河道環境治理。楊壽國說,“目前正在洽談,我們這么做的目的,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想盡快把濱江的河道治理好,讓家門口的河,都能夠游泳。”
名詞解釋 ppp模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