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各種造型的“生態浮床”
“生態浮床”背面還綁有活性炭
工人正在制作“生態浮床”
核心提示
記者昨在引潮河探訪看到,引潮河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正在進行中。眼下,工人正在河面布置“生態浮床”。
據悉,工程計劃于今年3月完工。
河面上將添百余“生態浮床”
整體面積將超1600平方米
記者昨探訪引潮河看到,為了方便施工,引潮河水位已降低了許多。部分工人正在河岸編制“生態浮床”,部分工人則將“生態浮床”布置到河面。
“生態浮床”有的呈船形,有的呈圓形,還有一些花樣浮床。目前,在引潮河百祥路到潤揚路段的河面兩邊,已布置有“生態浮床”數十個。
引潮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工作人員介紹,引潮河將布置100多個“生態浮床”,計劃面積為1600平方米,但按照目前的布置,完工后“生態浮床”面積肯定會超過1600平方米。
不僅種植物,還綁上活性炭
去除污染物+修復水生態
記者看到,工人編制的“生態浮床”,不僅有穴盤,還有一些網狀盤。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穴盤是用于種植挺水植物,如鳶尾;網狀盤是為了種植沉水植物,如狐尾藻等藻類植物。而栽植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主要目的是用植物吸收水體中富營養物質,減輕水體富營養化,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比如狐尾藻,既可通過根吸收水中的營養物質,還能對有害作用的某些重金屬和有機物進行脫毒,并儲存在體內或在其體內降解,當狐尾藻被撈出水后,大量的營養物質也隨之從水體中輸出,可以凈化水體。
水體中的植物還能為動物、微生物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進一步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修復水生態;而且,“生態浮床”上選種的植物,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具有美化環境、提高綠化率的作用。
在“生態浮床”背面,工人還綁扎有條繩狀的物體。據悉,這些條繩狀的物體上有活性炭,“活性炭可去除污染物,如水體中的氮、磷、重金屬等,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同時,活性炭還可有效吸附水體中的污染物,特別是對難以進行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以此減少污染物質的釋放。”
水生態治理還有其他治污神器
供氧設備可增加水體中氧氣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除了“生態浮床”外,引潮河岸還安裝有其他污染治理設備,如水體中氧氣量不夠時,可用供氧設備增加水體中的氧氣。
原來,水體發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水體中氧氣供應不足,引起有機物的厭氧發酵,從而散發惡臭,毒害水生生物。比如魚類,一旦缺氧,就會窒息、死亡甚至腐爛,進一步導致水體惡化。而通過供應氧氣,則能有效抑制這一現象發生。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引潮河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計劃今年3月完工,“現在布置‘生態浮床’,以及安裝其他治污設備,3月份時才能種植水生植物。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