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是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模式,利用水生植物來高效凈化各類污水,具有出水水質好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近年來,大足區對人工濕地進行了積極的推廣運用,目前該區已經有71個污水處理場站投用了人工濕地。
位于大足區的原鄉荷花村,擁有一千五百畝的濕地面積,是當地污水廠站所需水生植物的主要供貨商,共種植有荷花、菖蒲、風車草、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2千多種,5年前,這里便開始探索研究水生植物對于水質凈化的效用,并運用于實踐中。
鹽河的旁邊是原鄉荷花村200余畝水生植物凈水試驗區,鹽河的水,從源頭進入實驗區,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凈水過濾,然后從出口流出,當天記者從源頭和出口都采集了水樣,同工作人員一道去往了該企業的水質檢測站,對水樣PH值及懸浮物等數據進行檢測。經過檢測,源頭取出來的水水質ph顯示5.6呈酸性,而出口顯示7.2呈中性,雜質和微生物已經明顯減少。
據了解,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夠凈水,一方面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過濾污水中的雜質,同時還能夠吸收水中有害物作為養料。位于玉龍鎮的玉龍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在800噸左右,其人工濕地面積達到900平米,主要種植耐低溫、高鹽環境的美人蕉與風車草。這里的工作人員劉武萍告訴記者,玉龍污水處理廠的人工濕地一共分為三級。不要小看這些植物,它除了能中和污水中的酸堿度,還能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總氮,總磷,污水從進廠到達標排放,人工濕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占到去污全過程的40%左右。
另據了解,以水生植物為主體的人工濕地具有基建投資較小,運行管理簡單,耗能少,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目前大足區77個污水處理場站中,有71個投用了人工濕地,占比9成,下一步,大足區還將著眼于更加去污水生植物品種培育,真正讓綠色帶來服務于環境的清澈。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