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或稱《水十條》已在年前獲得國務院常委會通過,有望在下月出臺。據測算,“水十條”投資將達兩萬億元。
環保部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國70%的河流湖泊受到嚴重污染,十大水系、62個主要湖泊分別有31%和39%的淡水水質達不到飲用水要求,3.6億民眾缺乏安全的飲用水。唯一專注于城鎮供水安全,致力于推進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水業交流平臺---UWT中國城鎮水展更是順勢而為,將于2015年9月23-2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
近期,中國城鎮水展組委會代表專程拜會了上海市排水管理處周宇處長,周處長從行業管理、區域管理的角度專業介紹了目前排水行業的熱點問題:
1、防汛標準提升
國家發文要求上海的防汛標準由一年一遇(降雨強度標準為36毫米/小時)提升到五年一遇(降雨強度標準為58毫米/小時),現在的熱點是在做提標的規劃, 就涉及到管道改造和工程提標。上海主要技術問題是要在蘇州河等骨干河道下面建設深邃,這個的投資是很大的,這與市政管網的建設也有著密切關系。上海本地6-9月為防汛期,將建設8-11米口徑的深隧,用于超標雨水和初期雨水收集,加強雨污管道的分流處理,提高防汛能力,抵御能力36毫米/小時。
2、海綿城市建設
國家在推薦海綿城市建設,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減少地表徑流,以減輕防汛壓力,增加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和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要求,經研究,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直轄市每年6億元。具體如下: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一定三年,具體補助數額按城市規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上述補助基數獎勵10%。
3、污水處理
全國都在緊鑼密鼓開展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未來三年內,上海投資規模近100億元。另外,對污泥合理處置非常重要,上海目前更多污泥是填埋,污泥無害化利用程度還需要加強。污泥再利用會有劣質煤的功效,上海已經在建污泥焚燒廠,將要實現由傳統掩埋到高效利用的轉型,比如焚燒處理,熱能利用等。
4、智慧水務
智慧排水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目前,上海在管網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包括鋪設積水點監控,實時報警系統。同時,科研聯合我們在做課題性研究,包括智能模擬等,提高排水系統的動態、應急、綜合管理。因此,提高國外先進技術的引入、吸收、創新、再利用程度,提高自身產品技術的競爭能力,利用非開挖、新材料等水處理的新工藝方法,加強平臺、管理體系建設,協調各部門、區分油氣管道的鋪設,提高綜合的社會利用價值是必然的發展方向。隨著城市的建設、行業的發展、更多的企業會走出去,挖掘市場潛力,提高競爭優勢。
最后,周處長對上海目前整體排水防汛能力現狀做了簡單介紹:總體上講,上海本地的排水系統建設及防汛能力還是比較好的,中心城區有200多個排水系統建設完成,但是也要看到防汛能力還不能完全達到中央政策的要求,目前的262系統中,只有3-5個符合五年一遇的國家最新要求,未來十年要實現全面改造。污水處理方面,亞洲最大污水處理廠——白龍港,處理能力達到280萬立方米/天,污水處理的標準受地理位置和客觀情況的影響較大,因此政府投資的價值和效益要綜合考慮企業的客觀情況。雨水收集利用要因地制宜,考慮當地實際和價格體系,在水源和水質方面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政府在上海臨港設立示范區,試點要轉變思路,統籌體系,提高投資利用價值。
本文節選自《BWT&UWT》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